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庭科 四川大学

原文出处:
上海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吹响了“向西部进军”的历史号角!然而,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中国西部就经历了一次战略性的大开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堪称西部大开发的先行,同时也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的先行

      有一位外国朋友说:1964年是中国年。这不仅因为中国在这一年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而且因为经过1961年至1963年调整国民经济的艰苦努力,中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好转。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再有一年过渡,将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在酝酿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

      当时,中国的周边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局势: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采取了扩大战争的步骤,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南大门;在北方,中苏边境冲突不断加剧;在东南沿海,美国侵占着中国领土台湾和台湾海峡,并支持国民党武装袭扰大陆;在西南方向,自1962年10月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以来,中印双方一直处于军事对峙状态。面对如此严峻的周边形势,确实必须加强国防。然而,当时的中国工业布局,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审视,显得非常脆弱。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最高决策层的严重关切。因此,从备战的角度对中国工业布局进行大调整,按战略纵深进行新的配置,也就成为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迫切任务。

      备战问题,是毛泽东最早提出来的。问题的引起是1964年4月25 日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提出了一份《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报告认为这方面的问题相当严重:一是工业过于集中;二是大城市人口多;三是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集中在大城市及其附近,容易遭到破坏;四是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建议由国务院组织一个专案小组,研究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第130~132页。)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批示:“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第126页。)国务院为此成立了专案小组, 以李富春为组长,薄一波、罗瑞卿为副组长。

      1964年5月10日至11日, 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领导小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设想的汇报时,插话说:“酒泉和攀枝花钢铁厂还是要搞,不搞我总是不放心,打起仗来怎么办?”他提出国民经济要有“两个拳头——农业、国防工业,一个屁股——基础工业”。(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八册,第559~560页。)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三五计划”的初步设想。5月15 日至6 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农业规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在会议期间,毛泽东向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谈了他的看法。他从存在着战争的严重威胁出发,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他特别强调要在四川的攀枝花建立钢铁生产基地。(注: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的讲话记录,1964年5月27日。转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下)第1768~1769页。)

      6月6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备战问题。他提出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他特别强调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薄一波事后回忆说:“毛主席的这番话,引起与会同志的共鸣。……自此,全国备战的气氛日趋浓厚。”(注: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200、1216、1204页。)中央工作会议同意“三五计划”方针以国防建设为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的构想。

      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 罗瑞卿联名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了报告,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提出了建议:一切新建项目不放在第一线;在第一线的现有老企业,特别是军工和机械工业,能迁移的就迁移到三线、二线,能一分为二的,就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在第一线的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就迁移到三线、二线,不能迁移的,也应一分为二;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第133~135页。)

      这样,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便开展了起来。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有关省市领导人组成的西南、西北三线建设委员会相继成立,李井泉、刘澜涛分别任主任。各有关省市自治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指挥机构。所谓一、二、三线,是按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西部地区)为三线。三线建设的目标,就是在我国纵深地区,即西南、西北地区(包括湘西、鄂西、豫西)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而形成国家的战略后方基地。

      三线建设差不多经历了三个“五年计划”,直到1978年才落下了终结的帷幕。国家“三五”和“四五”计划的投资,大部分用在了三线建设上。其建设规模之大,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在西部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在西南、西北三线部署的新建和扩建、续建的大中型项目就多达300 多项,由一线迁入三线的第一批工厂有49个。(注: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1200、1216、1204页。)

      三线建设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首先,三线建设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的状况,奠定了西部工业的基础。经过多年的集中建设,建成或初步建成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到七十年代末,建成了30多个工业基地,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以重工、军工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基地。由于一大批三线企业陆续建成投产,使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一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中国东西部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的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三线建设也带动了内地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地方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四川而论,1964年四川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4%,到1980年四川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例上升到66%。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到1976年增加到三线建设前的4.43倍,仅次于辽宁位居全国第二。(注:章玉钧总主编:共和国五十周年四川文史书系·《三线建设铸丰碑》,第88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