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雱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历史上有不少才华四溢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却像闪电般地一瞬而过,英年早逝。王雱(公元1044-1076年)就是这些人物当中的一个,一生不过33岁。英年早逝已足以令人惋惜不已,而王雱却又遭到肆无忌惮的诬蔑,那就不仅仅使人惋惜而已! 王雱字元泽,有宋一代杰出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的次子。王雱在幼儿时,即由于他的聪慧、机智,给人们以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印象: 王雱字光(当作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是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注:彭乘:《墨客挥犀》卷六,影印四库本。) 13岁那年,就敢于对国家大事提出自己的看法: 元泽年十三,得秦州卒言洮、河事,叹曰:“此可抚而有也。使夏人得之,则吾敌强而边受患博矣。”(注:周煇:《清波杂志》,影印四库本。) 按吐蕃瓦解之后,青海蕃部依然在洮、河一带生息蕃育。西夏贵族统治集团囊括河西走廊之后,下一个战略目标即投在青海蕃部。试图扩大统治范围,环包蚕蚀秦凤诸路,进一步与宋抗争。宋为扼制西夏贵族集团的扩张,同样看到洮河蕃部是个战略要区。张载年青时打算“结客”以取洮河,即是有见于此。王雱以一个年仅13岁的少年,能够看到这一步,确属不寻常,同时也说明了他的早熟。 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22岁的王雱考中进士,任命为宣州旌德尉,但他没有上任。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七月,王安石自知江宁府调任翰林学士,王雱随侍王安石同到汴京。 王性之(指王銍)言:熙宁初,有朝士集于相蓝之烧朱院。仪(似当作俄)有一人末至,问之,则王元泽也。时荆公(指王安石)方有召命,众人问:舍人不坚辞否?元泽言:大人亦不敢不来,然未有一居处。众言,居处固不难得。元泽曰:不然,大人之意,乃欲与司马十二丈(指司马光)卜邻,以其修身齐家事事可为子弟法也。某闻此语六十年矣,偶读《居家杂仪》,遂识之。庆元庚申五月四日书(注:陆游:《渭南文集》卷二八,跋《居家杂仪》,四部丛刊本。) 今按:王安石与司马光于宋仁宗嘉祐年间同事达数年之久,嘉祐六、七年又同为知制诰,过从甚密。《元城语录》曾记载其事。王安石调至汴京,愿与司马光“卜邻”,王雱所称之司马十二丈即司马光。这条材料同样表明,在熙宁变法之前,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关系是友好的。可是,随着变法改革的进行,昔日的好友转化为不可调和的政敌! 王雱虽然随侍王安石而未任职,但从治平四年到熙宁三年的三四年内,除“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之外,对道家佛家思想亦进行了探索,作《老子训传》、《佛经义解》亦数万言。(注: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五下《元泽先生文集》条,影印四库本。)《佛经义解》已佚散。《老子训传》当即《老子注》,据王雱为是书所作的自序,该书成于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七月,现《道藏》中所收录的北宋梁迥《道德真经集注》和南宋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均有著录,前者包括王雱在内的总计四家,后者则十八家。梁迥在宋哲宗元符年间所作《集注》后序称: 近世王雱深于道德性命之学,而老氏之书复训厥旨,明微烛隐,自成一家之说。(注:梁迥:《道德真经集注·后序》,《道藏》,文物出版社本。) 《老子注》成书之后即雕版印行,受到人们的赞誉,被认为是真正懂得“道德性命”的著作。 正是由于《老子注》的印行,宋神宗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八月召见了王雱,使其从前旌德尉而跃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参与侍从之臣的行列。(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二二六,中华书局点校本。)王雱的这个机遇,自然是与其父王安石分不开的。从此王雱积极投入了变法革新运动。不无遗憾的是,王雱的文集已经佚散,有关军国大事的议论无从了解,仅有关于论军器制作的奏疏还保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文献通考》、《宋史》诸典籍中,其中以《长编》所载较详。王雱在奏疏中指出:外御契丹、西夏,“内虞剽盗之变”,军器制作至关重要。可是,过去对军器制作极不重视,武库中贮存的“大抵敝恶不可复举”,制造的武器谈不上“坚完轻利”;而诸州制作武器的将作院,“兵匠乏缺”,往往“拘市人以备役”。因此,王雱建议:“敛数州之所作而聚以为一处,若今钱监之比”,选拔真正懂得武器制作的人才负责其事,招募优秀的工匠到作院中制作,朝廷然后设置总机构以总理全部武器制作。(注:《长编》卷二四五,熙宁六年六月己亥注引。)在王雱的建议下,宋设立了军器监,地方设立都作院,加强、改善了军器的制作。我在50年代中所写的《王安石变法》一书,已作了说明。 自熙宁四年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罢诗赋、重经术,培育人才的学校因而重要起来。王安石为顺利推行新法,提出“一道德”的重大问题,试图通过学校使思想认识上对变法革新达到一致。因此,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三月,王安石以宰相之职,提举《诗》、《书》、《周礼》三经义的编纂,(注:《长编》卷二四三。)以便通过对经义的训释,达到“一道德”的目的。王雱在王安石身边的几年,主要从事老庄佛学的探索,同时转入对诗、书等经义的研讨。所以至王安石提举三经义之后,全力投入对经义的诠释。因此,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四月,王雱由于同撰修经义提升为右正言、天章阁待制兼侍读的职位。(注:《长编》卷二五二。)翌年,《诗》、《书》、《周礼》三经义解完成,又加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职名,王雱力辞得允。王雱自熙宁六年即患“足疡下漏”,医治不愈,终于在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六月己酉病逝。(注:《长编》卷二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