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总是在矛盾中寻求着与生态相协调的发展趋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龙泉明 武汉大学 人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文学的世俗化与高雅化并行不悖,相互推动,这正是适应人们永不满足的文学与审美上需求的结果。可以说,文学总是在矛盾中寻求与生态相协调发展趋势。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1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01)02-0010-03

      文学与生态的关系非常密切,生态乃生存状态、生存环境,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历来受生态环境影响与制约。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生态环境,决定着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学的面貌与特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决定着不同历史时期文学格局的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其基本状貌无不被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所规定。到20世纪末,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大的裂变与转型,即开始向市场经济、知识经济、高新技术时代迈进。而这种追赶全球化趋势的进程,正在摆脱过去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二元对立局面,形成多元推动、多元共存、多元发展的强大趋势。在这种情势下,中华民族再也不可能在文学上各美其美,而必须具有文学的自觉和文学的调整。

      后工业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引起文学在传媒上的极大变化,电脑和网络改变着文学的书写方式和传播方式,使文学的生存空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化传媒最大的特点是把一切都变成消费对象:消费至上。在传媒的眼中,文学只是一种消费,一种精神的消费。但从本质上讲,文学是生命的升华,是心灵的震颤,是精神的感性显现,它是无法进行准确标价,无法进行等价交换的。然而,在商业社会,一切物质的与精神的产品,都不能不接受市场的考验,不能不在消费渠道中显示自己的价值,获得存在的机会。文学作为精神产品,如果一味地清高,逃避市场,就意味着它的消亡,要获得生存的可能,它不能不接受消费的挑战。因此,很多当代作家改变了传统的意识,重建新的价值观念。他们认为,作家不能游离市场,而应服从市场的需要,为市场而写作。作为文学作品,一旦投放市场,就经受着市场规律的无情检验。那些只从眼前利益出发,浅薄无聊,取悦受众的作品,只能在一次性消费中获得票房价值;而那些品味高,富于精神启迪,艺术性强的作品,就会长久在消费市场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或者说,作品质量愈高,消费就愈久,消费也愈增值。因此,一方面,当代作家在消费动机的影响下,十分重视文学的“物质消费”作用,让其充分显示它的现实功能;另一方面,消费意识又促使作家看到“精神消费”中一个独特而又弥足珍贵的“再创造原则”,即只有“精品”才耐“消费”,从而激活作家的创造精神。因此,对于文学的“消费”我们应作两面观,一方面,文学适应商业社会的需要,寻求其商品价值,为市场而写作,为金钱而写作,一味追求世俗化、通俗化,从而把文学的崇高性与神圣性给消解了;另一方面,从消费原则与价值规律出发,作家们又不能不重视其投向市场作品的耐消性,把作品的品味与质量放在首位,于是,一些作家又会找回文学的神圣感,以人的主体创造精神去驾驭现代传媒,从而加强写作的经典性、独创性和精神深度,于是,文学的纯洁性又会受到重视。文学的这种世俗化与高雅化的并行不悖,相互推动,正是适应人们永不满足的文学与审美需求的结果。可以说,文学总是在矛盾中寻求与生态相协调的发展趋势。

      同时,中国开始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时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对旧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破坏作用,对人们心态产生冲击。消解权威,丧失中心,消解深度模式,一切趋向平面性、时效性、功利性,成为这个时代最新异的文学潮流即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后现代写作最突出地体现于90年代以来的后新诗潮。后新诗潮最极端的倾向就是对诗歌传统审美规范的解构和对诗歌的崇高性和神秘性的颠覆。他们明确指出创作“三还原”——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并提出创作还原的“三逃避”——逃避知识、逃避思想、逃避意义,以及“三超越”——超越逻辑、超越理性、超越语法。他们的艺术实验及其艺术取向明显地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消解诗美、消解诗境、消解诗情、消解诗艺、消解诗语。作为后新诗潮的代表诗人韩东所写的一首著名的诗作《你见过大海》这样写道:

      你见过大海

      你想象过

      大海

      你想象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并想象过它

      可你不是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象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顶多是这样……

      这首诗消解了以往诗人赋予“海”的所有美好的意义与想象。诗中不断重复的“就是这样”“顶多是这样”,就是后新潮诗人观照事物的基本态度,也就是他们精神上反崇高的态度。与反崇高相一致,这首诗把传统的诗美、诗境、诗情、诗意都给消解了。从后新诗潮诗人所提供的文本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颠覆传统所采取的粗暴态度。自80年代末开始出现在大陆的流行歌曲,一直深得青少年的喜爱,并且在青少年中极为盛行,这就是因为流行歌曲倾向于“说话”,以仿佛看破红尘的口吻说话的节奏,最鲜明地体现了后现代的自由性、世俗性、平民化特征,因而对处于同一生存背景下的青少年容易产生共鸣。不仅诗、歌如此,而且一切文学艺术领域都无不具有了强烈的后现代意味。如新潮小说家王朔的小说最大的特征就是拒绝一切崇高尤其是神圣的价值,以调侃一切的态度和语言消解深度模式,用他的话说,就是《一点正经没有》,《玩的就是心跳》。正如王蒙所说:“王朔以调侃的态度,在向个人迷信,向假大空,向拉大旗作虎皮的东西挑战,同时,他也是用调侃的态度,化解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所以,王朔的调侃,既是挑战性的,又是和解的。”(《王蒙访谈录》,《小说界》1990年第3期)

      我们应当看到,不管这股文学新潮的当下状况和未来前景如何,它都是文学必然要发生的现象。因为当代中国社会毕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的后现代生活现象越来越明显,只是我们还没有自觉地去认识它。可以说,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许多与传统格格不入的东西,正是一种后现代现象,这种后现代生活现象为后现代艺术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批后现代作家都很年轻,他们置身于一个开放、自由的思想文化氛围中,带着渴求艺术观念更新的欲望接触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精神上又给予他们以强有力的鼓舞。他们试图从世界的所有角度去理解和处理世界的欲望,由此不再受制于传统的观念和方法,从根本上拒绝既成规范,并对个体自由怀有极端的偏爱,于是拥有了不受限制的实验权利,由此导致了守于新奇的文学观念的产生和怪异的文学形态的扩张。正因为这样,后现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暗含着一种时代审美趣味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精神风貌的变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