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139;H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63(2001)02-0110-12 一 “哥”与“兄” 现代汉语的“哥”、“哥哥”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词。据《现代汉语词典》,“哥哥”的意义是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也可用于年纪跟自己差不多但并无血缘关系的男子表示亲热、尊重的称呼。“阿哥”一般认为是像阿公、阿婆、阿妹等在亲属称谓之前加助词“阿”而形成的。近代又出现了“哥儿”、“哥儿们”,表示弟弟和哥哥,弟兄们或朋友们,并带有亲热的口气。 汉语中还有个“哥”的同义词“兄”,其意义与“哥”、“哥哥”基本相同,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带“兄”字的合成词或成语、熟语。如:兄弟、弟兄、兄长、兄妹、兄嫂、父兄、父老兄弟、兄弟姊妹、亲如兄弟、兄终弟及、难兄难弟、称兄道弟、兄弟阋墙、亲兄弟明算帐、兄弟如手足、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些带“兄”字的词语,除像“兄嫂”可以用“哥嫂”替换外,一般均不能用“哥”来替换“兄”。 以上所举词语,历史悠久,例如,在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兄”字(注: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北京,1993年,543页。)。据《辞源》修订本解释,“兄终弟及”就是商代已有的王位继承制度;“兄弟”一词,在古代还曾用于女性,战国时的《孟子·万章上》有:“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东汉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也有“兄”字,注解为:“长也,从儿从口,凡兄之属皆从兄。”正因为“兄”的历史悠久,所以用“兄”组成的合成词、成语、熟语在汉语中积累得较多。 那么,“哥”字最早出现于何时呢?甲骨文中没有出现,《说文解字》上虽也有“哥”字,但注解为:“声也,从二可,古文以为謌字。”既然如此,再看《说文》“歌”、“謌”二字:“歌,也,从欠哥声。”“謌,歌或从言。”又据现代辞书《辞源》,“哥”的解释为:(一)兄。唐白居易长庆集二三祭浮梁大兄文:“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伏惟哥孝友慈惠,和易谦恭。”(二)通“歌”。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之,作甘棠之诗。” 这些资料说明,“兄”是汉语中历史悠久的固有词,而“哥”字虽然至少在汉代已有,但它原来只是“声”的意思,在东汉时的“古文”里,它表示现今“唱歌”、“歌咏”之“歌”,并不用以表示“兄长”之“哥”。《辞源》所举以“哥”表“兄长”的用例是唐代中期的白居易作品。 二 李唐皇室以“哥”称父的原因 有些文献记载了李唐皇室以“哥”称父及父对子自称“哥哥”的现象。《辞源》中举出了如下例证: “哥哥”兄之称。旧唐书一○六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气惟有太平。’”四哥,指其父睿宗。淳化阁帖有唐太宗与高宗书,自称“哥哥敕”。哥,平时是同辈称谓,此系临时移用,非哥哥可以为父子互称之词。 《辞海》也引用了这一资料,但解说不同:“哥哥”,弟妹对兄的称呼。唐有父对子自称哥哥的。《称谓录》卷一:《淳化阁贴》有唐太宗与高宗书,称哥哥敕,父对子自称哥哥,盖唐代家法如是。 诚如《辞源》编者所说,现代汉语普通话已不能以“哥”称父,但为何李唐皇室将“哥”“临时移用”以称父呢?《称谓录》作者认为“唐代家法如是”,但唐代何以有此种家法呢?60多年前,方壮猷的《新卑语言考》(注:方壮猷:《鲜卑语言考》,“释阿干”,《燕京学报》8期,1930年。)中论及“阿干”一词;约20年前,胡双宝在《说“哥”》(注:胡双宝:《说“哥”》,《语言学论丛》第六辑,北京,1980年,128-136页。)一文中,以充足的资料论述了“哥”的来源及用法;1998年,赵文工又发表了《“哥哥”一词来源初探》(注:赵文工:《“哥哥”一词来源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一期。)也认为其来源为鲜卑语“阿干”;同年,发表了张清常的遗作《〈尔雅·释亲〉札记——论“姐”、“哥”词义的演变》(注:张清常:《〈尔雅·释亲〉札记——论“姐”、“哥”词义的演变》,《中国语文》1998年第二期。),也认为“哥”借自鲜卑语agān,对于其词义在唐、宋、元几代的演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这些论文对于李唐皇室究竟为何以“哥”称父,唐以后逐渐专用以指“兄”的问题,缺乏有说服力的、较肯定的新见解,例如,胡文认为“也许不无语音上的关系”,并评论了“可能是用低一级的称呼来表示亲热”的推测(注:胡双宝:《说“哥”》134页,135页。);张文认为“哥”在初、中唐皇室既可指父,又可指兄,似仍未完善地解决问题。 笔者以为,这个表面上貌似语言学的问题,不能光从语音、词义方面去解释,还应更进一步地结合历史和有关民族的社会特点来研究。根据我对突厥语族和阿尔泰语系有关语言以及各民族古今风俗习惯的了解,并学习唐代前后有关的历史,感到李唐皇室以“哥”称父不仅仅是“哥”的词源和词义的多样性使然,更不是“临时移用”、“家法如是”,“用低一级的称呼来表示亲热”之类的偶然现象或独特现象,而是由于其血统和“胡族”语言、风俗习惯的深刻影响所致。理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