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1)04-0003-06 0.引言 我们可以从不同语言层次和方面对篇章进行描写。前指现象即是其中之一,它对篇章描写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在篇章中,话题的建立、保持和转换主要是通过前指模式来进行的。从表面形式上来看,它由两部分组成:指代词语和先行词,但它的使用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等种种因素。对它的研究一般从Renkema(1993:73)所说的两个方面进行:其一,如何理解它;其二,有哪些相关因素影响我们对它的理解。可及性理论是一种从这两个方面对篇章中的指称词语进行解译的理论模式。本文旨在对可及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前指现象的关系进行简单介绍和论述。 1.可及性理论的理论基础 1.1 交际模式 可及性理论是一种认知模式。根据Sperber和Wilson(1986),从亚里斯多德到现代符号学,所有有关交际的理论都是以编码模式为基础的。交际过程被认为是编码和解码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Paul Grice和David Lewis为代表的一些哲学家从认知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新模式,即推理模式。根据推理模式,交际过程不仅是编码和解码过程,同时还是发出和理解信息的过程。他们认为,在我们所要表达的概念和体现这些概念的语义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不是通过更多的编码来弥补的,而是根据相关信息通过推理来解决的。当然,推理过程不可能脱离语言形式,而是以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命题为基础的。 推理过程和解码过程是完全不一样的。推理过程从命题出发,根据命题或在命题的导引下得出一个或几个符合逻辑的结论;而解码过程是从一个符号出发,根据某个基本规则,将与此符号有关的信息解译出来。 这两个交际模式并不互相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推理以命题为依据,而编码和解码也只有与推理相结合才能解译出完整的交际意图。对于前指现象的理解,也应该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才能予以充分解译,这是因为,解译前指现象不仅涉及到句法、语义等语内因素,还涉及到语用、心理等语外因素。 1.2 记忆结构 许多语言学家都试图找出语言形式所表现的信息与记忆结构之间的关系。Chafe(1976)(注:转引自Ariel:1990。)认为,已知信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我们解译体现这条已知信息的语言形式时,它必须具有某种“可恢复性(recoverability)”。Craik和Lockhart(1972)(注:转引自Ariel:1990。)建议将人的记忆能力分为短期记忆(short-termmemory)和长期记忆(long-term moemory)。他们认为,记忆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一端是有多种体现形式的表层语言形式,另一端是其相对稳定的深层语义结构;某信息进入这个连续统一体时位处何处取决于它与正在被处理的话题的相关程度(usefulness to the subject ofcontinuing to process)。Tulving(1972)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和片段记忆(episodic memory)的概念。前者储存永久性知识,属长期记忆;后者储存短暂性信息,属短期记忆。由于新信息的不断涌入,片段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分化,根据其与某当前话题的相关程度,有的转入短期记忆,有的转入长期记忆,而有的被废弃。 Ariel认为,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之间的区别不过是信息“可激活”程度(Level of activation)不同。片断记忆和语义记忆之间的不同也只是某相关记忆模块(modular unit)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连续数量不同而已。她认为,最适合可及性理论需要的记忆理论是“平行分布处理”(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PDP)模式。PDP模式认为,记忆由一些模块组成,它们之间互相发出和接收信号。由于相关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不一,不同模块之间所发出或接收的信号强度也就不同,这样就产生了信息之间的“可激活”程度的不同,因而就有了前指成分可及性程度的不同。这种模式也符合上述“记忆是一个连续统一体”的观点。在这个连续统一体中,信息按照“可激活”程度由弱到强或由强到弱排列。 1.3 语境(Context)理论 记忆中的信息项目与语境密切相关。根据Ariel(1990),语境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语境材料的来源将其分成三类:一般或百科语境(General or Encyclopedic Knowledge)、物理语境(the PhysicalEnvironment)和语言语境(the Linguistic Context)。百科语境又被称为(交际参加者所有的)共有知识(Shared Knowledge)。Ariel称这种分法为语境的“地理分法(Geographic division)”。 前指成分形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受语境的影响。比如说,语义记忆中的信息项目与多个语境有关,连续数量多,因而其语境便会被“弱化”(de-contextualized),可及性程度就低,选择前指形式时便不得不选择语义信息含量大的形式,比如名词加上一个有定描述句。片断记忆中的信息项目只与某一个语境相关,连接数量少,因而显凸程度高,可及性程度就高,选择前指形式时就可选择语义信息含量较少的形式,如代词甚至零成分。据此,Ariel(1985)建议,将代词、指示词语和专有名词分别称为语言语境信息标志语(Linguistic Givenness Marker)、物理语境信息标志语(Physical Givenness Marker)和百科语境信息标志语(Knowledge Givenness Marker)。Arile(1990)进而建议用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概念来取代信息已知程度(Givenness)的概念,这样就将信息标志与语境的可及性程度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权仅与语境本身联系在一起。她认为,自然语言在编码时就已经暗示了前指成分的可及性程度。信息的“可恢复性”(retrievability)就在于其“可激活”程度,即“可及性(acces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