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从50年代初成型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57年的早期转换生成语法,到65年的标准理论,发展到后来的扩展标准理论以及修正的扩展标准理论,进一步发展到80年代的管辖与约束理论和90年代的最简理论。其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转折是从研究语言(外表化了的客体externalized object)转到研究语法(一种思维状态。这是成熟的说话者思维状态发展变化中一个相对稳固的状态),我们暂称之为早期生成语法,包括管约论以前的理论属于早期阶段。第二次转折是从研究规则系统转到研究以约束理论和投射原则等为代表的原则系统,不妨称之为近期生成语法。管约论及最简理论则属于这一阶段。据此可把生成语法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生成语法和近期生成语法。 剑桥大学出版社新出的《语言与思维研究中的进展》收入乔姆斯基九十年代发表的7篇论文,属于后一发展阶段,是他关于语言与思维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所有七篇论文中,乔姆斯基通过假想的简洁语法分析,指出不存在外在于人类思维的一致的语言概念,语言研究应当集中于研究构成人类语言知识的思维建构。他认为人类语言是一个心理客体,但最终是一个生物客体,因此应该使用与自然科学相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书中所反映的这个思想与他以前的语言观一脉相承。本书在两方面是“新”的:一、为老观点(人类语言知识的很大一部分是遗传得来的)提供了“新”的证据;二、提出了以前无法想象的问题(即把人类的语言知识与其他认知系统联系起来的可能性)。 总的说来,本书集中体现了乔姆斯基的“内在主义”和“自然主义”语言观,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对人类语言机能的内在主义解释 传统哲学把语言看作一种社会行为的总和,每一个人都只具有其中知识的一部分。Dummett(1986)认为语言这一概念的基本意义在于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每种语言都是有人参与的一种社会惯例,该惯例由应该遵循的社会习俗的一部分规则构成,而且是学而知之的;同时语言独立于任何特定说话者而存在,每个说话者均具有这种语言,但只是对该语言的部分掌握,而且其中的一部分是错误的掌握。这种观点致力于探求语言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语词—世界关系),也即是与内在主义(也称天生主义)相对的外在主义语言观,是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理论(也称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刺激—反应”理论认为语言知识是通过环境刺激从学习中获得的。 相反,乔姆斯基认为,人的心智——大脑中除其他认知系统外,还有一个系统叫“语言机能”,专管语言及其运用。每个人一出生,他的语言机能就处于由遗传决定的生物秉赋—初始状态,这对全人类都是一致的,因此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生物特性。环境只是对“内在决定的成长过程”起激发作用,而且只对其产生有限的影响;这种“内在决定的成长过程”大约在青春期逐渐稳定下来。这样,语言机能由初始状态经过环境的触发作用发展到相对稳固的状态。从初始状态到稳固状态之间当然有些过渡状态,但它们对形成稳固状态的作用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记。所以从初始状态到稳固状态的发展可看作一个瞬时过程。 语言机能所达到的状态由无限个语言表达式构成,每个语言表达式都具有自身的语音、结构和语义特征。这一状态其实就是一个运算系统(生成系统),乔姆斯基称之为“语言”或“I—语言”(即以前的语言能力),I表示“内在的”(internal),“个体性的”(individual)和“内涵的”(intensional)。如果某人(乔姆斯基以琼斯为例)的语言机能达到某一状态(比方说"L"),那么就可以认为他具有L这种I—语言。由L这种I—语言所生成的各种表达式可能有“偏离常规者”,但这些不是错误,而是由初始状态的特征所决定的。 特殊信号可以理解为各种语言表达式的外在表现;话语行为则是广义上的语言表达式的外在表现。各个语言表达式包含针对各种行动系统(I—语言内嵌于各行动系统中)的指令。只有与行动系统整合,I—语言才算得上真正的语言。行动系统有两类:发音—知觉系统和概念—意念系统。前者为语言表达式提供语音式(PF),使其获得语音;后者赋予语言表达式以逻辑式(LF),为其提供语义解释。 乔姆斯基提出的基于“原则—参项”理论的“最简方案”认为,语言机能内嵌于大脑并与其他各种机能交互作用。要使用语言就得首先满足这些机能的所有条件。在这种意义上,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机能(或I—语言)是接近完美的。他进一步指出语言有以下两个美中不足之处:语言的不可理解性(指无法用语义做出解释,如不规则动词等本身没有意义者)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displacement,其目的在于优化交流)。其原因在于它们不属于语音及语义层次。 乔姆斯基对外在主义者Putnam进行了批判,进而阐述了他的内在主义观点。 他以人类视觉系统为例,声称有理由认为语言机能是一个“语言器官”,其基本特征由遗传基因决定,并指出每种语言是初始状态和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初始状态就如一种“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DA),输入的是经验,输出的是内在地表现于心智—大脑中的语言。和其他器官的生长一样,语言习得是自然地在儿童身上发生的,而非儿童学习得来的。他把语言机能的初始状态比作一个连着开关盒的固定网络。一方面,网络由语言原则构成;另一方面,开关就是取决于经验的各种选择项。各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开关(一套参数),选定某套开关就意味着输出的是拥有那套开关的语言,而不是其他语言。儿童天生就内在地知道有那些供选择的各种开关。他们在接触少量信息后,就能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