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藏语的比较研究中我们特别关注声调起源的条件。声调形成时是声母或韵母的伴随特征。此时也可说声韵的音位特征是声调的伴随特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音节的声母或韵母的那些特征可能失去,声调变作独立的超音段音位。如入声最初是促声韵的伴随特征,入声尾失落之后,入声就不再是伴随特征。平声由于声母的清浊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个调,浊声母清化之后阴平和阳平就独立为两个不同的声调。汉语南方方言中仍保存着入声的古[*]-p、[*]-t、[*]-k尾,入声的来历没有争议,而其他3个声调的来历仍有争论,因为产生这些声调的条件从现代汉语的方言中较难发现。汉语声母的清浊较晚才影响到声调的分化。上古汉语声母和元音演变的研究并未发现与声调的发生有关。汉语声调的发生应与韵尾有关。上古汉语韵尾面貌的研究和声调起源的研究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高本汉和李方桂先生为上古汉语构拟清浊两套塞音尾,另外高本汉还构拟了[*]-r尾。汉藏语的众多方言中尚未发现有这样两套塞音尾。从汉藏语的比较看来,原始汉藏语和上古汉语可能有[*]-k尾和[*]-g尾。这个[*]-g尾在不同的方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藏文所记录的古藏语中还有-
尾。(注:依据的是藏文转写材料。另外分布在印度的藏语支语言陶楚语(Thauchu)除了-h尾还有-
尾,“水”读作
。可惜材料太少,不能作进一步的比较。参见G.A.Grierson,Linguistic Survey of India,Vol.I,Part Ⅱ。) 汉藏语的诸方言中只有藏缅语的一些方言还有较多形式的韵尾,这些不同形式的韵尾对构拟上古汉语的韵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汉语和藏缅语方言的同源关系是系统之间的同源关系,我们应以结构主义的历史观来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 上古汉语的[*]-g 李方桂先生并未肯定这一套浊塞音尾中的[*]-g尾是否是真的浊音。(注: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3页。)这里的材料比较要说明的是原始汉藏语有[*]-g尾,并保存在上古汉语中。但上古汉语没有[*]-d和[*]-b尾。上古汉语[*]-g尾在藏文记录的古藏语或对应于
,有的对应于[*]-k(古藏语中为-g),缅文记录的古缅语同源词或读作第3调。如:
段注《说文》:“鲁,从白鱼声。”“鱼”和“白”可能是“鲁”的声符。“鲁”从“白”始于周晚期金文,甲骨文和周早期金文并不从“白”,战国陶文又从“卤”。(注:参见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第215页。)“鲁”从“鱼”,又从“白”,再从“卤”可能都是用来表示读音。“鲁”作为东夷故地的地名可能读作[*]p-rag,与当地“鱼”的读法相近。(注:如侗台语“鱼”的声母是pl-。毛南语“鱼”
。侗台语的声调来历请参见拙作《黎语古音构拟》,《民族语文》2000年第5期。)与“白”[*]prak的古音相近。“卤”战国时当读作
当时的读法同。
(注:
)
(注:上古音为笔者所拟,所对应的藏文例见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0页。) 幽部字仍如高本汉和李方桂先生所构拟的有[*]-
尾,试将幽部字“九”“鸠”“蚤”和支部字“棋”的读法与缅语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