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正误与三性原则

作 者:

作者简介:
邢福义(1935— ),男,海南乐东人,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语言表达的正误和正误认定的原则。全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表达正误”。文章认为,引导学生辨别表达的正误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做法之一,但是引导者切不可把“伪弊病说法”当作“真弊病说法”去对学生进行误导。第二部分是“三性原则”。文章指出,表达正误的认定必须遵守“三性”原则。这就是:客观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研讨性原则。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1)02—0044—06

      一、表达正误

      提高语言素质,须要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其重要做法之一,是让学生辨别表述的正误,特别是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治疗”病句。然而,所谓“病句”,必须是真正的有弊病的说法。假如一个说法本来无“病”,却强迫性地要求学生去找“病”,其结果,便会事与愿违,越是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却反而越把学生弄糊涂了。

      (一)真弊病说法

      所谓真弊病说法,是确实存在弊病的说法。弊病之所在,有不同的情况。举例来说。

      1.语法方面的

      比方,语法结构中,一个动词常常与宾语中多个列举项发生关系。假若用V代表动词,AB代表两个列举项,那么,就形成“V→AB”的动宾结构。这里有一条规则:凡是“V→AB”动宾结构,必须能分化为“V→A”和“V→B”。如:学习英语和法语→学习英语/学习法语。 不符合这条规则,便是病句。例如:

      (1 )现在他设计的草图竟被印制成十分粗糙的集邮品甚至是工厂产品上,在《著作权法》已公布多日的今天,他感到自己的权益已被严重侵犯。(《鼠年未到 鼠票画家已不堪其扰》,《光明日报》1995年11月29日第10版)

      这里,“印制成”的后边出现了两个列举项,一个是“十分粗糙的集邮品”,另一个是“(甚至是)工厂产品上”。我们可以说“被印制成十分粗糙的集邮品”,却不能说“被印制成工厂产品上”。这句话,应该改为:“现在他设计的草图竟被印制成十分粗糙的集邮品,甚至被印制到工厂产品上。”否则,就应该删除“上”字,说成:“现在他设计的草图竟被印制成十分粗糙的集邮品,甚至是工厂产品。”

      2.词义方面的

      比方“敦”,《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诚恳”,例举了“敦厚、敦促、敦聘、敦请”等词。其中的动词,有“敦促”、“敦聘”和“敦请”,它们都要带宾语,都有态度诚恳、尊重对方的意味。以“敦促”来讲,说“敦促各地代表按时出席”,表示了对各地代表的尊重;说“敦促各国政府裁减军备”,表示了对各国政府的尊重。即使是《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敦促杜聿明投降书》,“敦促”一词也表示了对杜聿明的尊重,因为,尽管分属敌我双方,但杜聿明毕竟是有很大影响的高级将领,应该尊重。然而,1993年6月20日,某中级人民法院、 某人民检察院等四个单位却贴出了这么个通告,某大城市里到处可以看到,标题是:

      关于敦促在逃刑事犯罪分子投案自首的通告

      法院、监察院和公安部门,对于在逃的杀人犯、抢劫犯,根本用不着那么客气。查《现代汉语词典》,可以看到这么解释“勒令”:用命令方式强制人做某事。可见,那样的通告,应该是“勒令”,而不应该是“敦促”。

      3.概念方面的

      比方,“祖国”一词,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自己的国家”。然而,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的时候,有的报刊举行征文活动,把栏目定为“我与祖国同龄征文”。这就等于说,只要是1949年出生的中国人,都跟自己的国家同龄。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在这个说法里,把“祖国”这一概念跟“共和国”、“社会主义祖国”不恰当地等同起来了!

      (二)伪弊病说法

      识别真弊病说法,指出弊病之所在,并且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都大有好处。这方面的训练越严格,学生的受益就越大。然而,不能把伪弊病说法当成真弊病说法。

      什么是伪弊病说法?凡是没有什么“病”的“病句”,或者说,凡是被误判为有弊病的正确说法,都是伪弊病说法。有的出题者,不仅把伪弊病说法当成真弊病说法,而且用来“难”学生,以为可以让学生受到“严格”的“高难度”的“训练”,这是大错而特错。

      举个例子。有个学校,上语文课时老师让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改病句。所列举的病句是:“你看过《好爸爸·好妈妈》的歌剧吗?”“在考试时,我迅速地答卷和交卷。”“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

      再举个例子。1992年,全国各类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中有一道题,要求考生选择最恰当的反义词。“寒冷”,要选择“炎热”才对,选择“温暖”就不行;“勇敢”,要选择“怯弱”才对,选择“胆怯、胆小”就不行;“伟大”,要选择“渺小”才对,选择“平凡”就不行;“难看”,要选择“好看”才对,选择“漂亮”就不行。

      这两个例子中的现象,涉及了词义、逻辑、语法等方面的问题。

      1.关于词义

      词义关系往往不是单线索的,因此不应引导学生脱离语言运用的实际要求去断定同义、反义之类的语义关系。比方“好人”,它的反义词是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坏人”呢?那可不一定。一个病人,可以这么对探望他的亲戚朋友说:“你们都是好人,我怎么能跟你们比呢?”这里的“好人”不是跟“坏人”相对比而存在,而是跟“病人”相对比而存在的。

      说“渺小”才是“伟大”的最恰当的反义词,“平凡”不是,这样的判断产生于出题者的思维定式,把问题绝对化。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1949年11月,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作了短诗《有的人》,其中写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