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汉语方言学的经验值得总结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如龙,厦门大学 361005 厦门市 厦门大学中文系 NN

原文出处:
语言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1263 (2001)01—0079—05

      二十世纪是中国语言学从古代时期步入现代时期的世纪。一百年来逐步建立起来的中国现代语言学在哪个领域最为成熟呢?我认为是汉语方言学。说它最为成熟,有四个方面的理由:第一,积累了相当丰富、也比较系统的语言资料。我们调查了1000种以上的方言音系,出版过数百种方言志、百余部方言词典、数十种研究单刊(包括比较系统的描写语法),各个大区都有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的著作。有了这样的调查研究基础,我们对于汉语方言的现状和历史渊源就有了比较明朗的认识。第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相当科学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包括单字记音、音系整理、音变规律的调查、词汇语法调查、方言间的比较、方言与共同语的比较、考求本字(与古汉语比较)以及同汉藏系语言作比较等等。第三,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学者中大体上都取得了共识,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存在诸多争议,甚至各有不同体系。第四,从材料到方法、理论,大多已为国外学者所接受,并引起他们的普遍重视,应该说,汉语方言学已经做到了国际接轨。

      正因为如此,汉语方言学的百年经验很值得重视,必须认真地加以总结。认真地总结这些经验不但可以进一步推动汉语方言的研究,也可为其他学科提供有益的借鉴。这里试谈谈几条个人的感受,供大家总结时参考。

      一 继承传统小学的宝贵遗产和吸收西方现代语言学的科学经验

      中国传统语文学有音韵、文字、训诂之学,现代的汉语方言学可以说是全面地吸收了传统小学的科学成果。上世纪末以来,西方兴起了语音学、音位学、音系学以及历史语言学,现代汉语方言学在借鉴域外新学上也是十分及时、十分准确的,并且两方面做到了巧妙的结合。以下分两项来叙述。

      1.1 把传统音韵学和现代语音学,音位学,音系学相结合

      传统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的分析是切合汉语的实际的,有许多独到之处。与现代语音学相结合之后,引进了国际音标和音位分析法,使汉语语音学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可理解、可模仿、可传播的国际接轨的科学系统。

      1.1.1 关于音节的分析

      音节是汉语语音的基本单位。传统的音韵学把音节分解为声韵调是十分科学的。反切的制度正是体现了声韵调分析的原理, 双声叠韵则是音节间的关系及对某些多音词的语音分析。关于声母系统, 就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就发音方法分为全清、次清、次浊、全浊也是完全合理的。关于韵母系统,把单个韵母分解为韵头、韵腹、韵尾,按韵尾归类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按韵头归类再分等(与韵腹也有关系)、呼,按韵腹和韵尾则归成不同的摄。这种分析方法完全切合汉语的语音结构特点:元音辅音相同,可有复合元音,未有复合辅音;不送气音和送气音(全清或次清)区别音位;次浊为无塞通音,可自成音节,确与全浊音有别。因此,用国际音标注明之后, 这套语音分析的系统方法成了不争的方案,国外学者无不接受这套方法和术语。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传统音韵学关于声调类别系统的分析(平上去入)也是切合实际的,有了赵元任创造的五度标调法,关于调值的分析也有了科学的方法。这是中国语言学家对世界语言学的一个贡献。

      1.1.2 关于《方言调查字表》

      传统音韵学从《广韵》(中古音)入手,上推上古音,下联近现代音,这是很有道理的。广韵系统作为官方颁布的统一的书面语的读音,统治文坛上千年,这是上古音演变的结果,又是近代音的前身。作为官音又势必对各方言发生影响。因此,广韵系统与现代共同语和方言势必都存在着对应关系,调查现代汉语方言拿按广韵音系编的字表作为凭借,以广韵系统作为方音和国音以及方音之间比较的参照系和换算标准,就便于快速地调查出方音的系统,也便于古今音、南北音的比较研究,这是汉语方言学的一大发明。试想如果没有《方言调查字表》,要记多少字音才能整出方言的音系,又要怎样进行音类的比较?当然,对于广韵系统我们也应该有正确的理解,既不要理解为现代各方言的共同母语,也不要视为古今南北的“大杂烩”,应该把它作为各种语音折合比较的中介。同时,还不要忘记,只依靠《字表》记的音,总是不可能把方音的系统记全的,整理同音字表时,一定要把词汇中的有音无字的音节也整合进去。

      1.1.3 关于汉字读音的分析

      传统音韵学只研究字的“读书音”,不注重口语里的“说话音”。汉字又是以表意为主的,既可以构成书面语,读“文读音”;也可以构成口头语,读“白读音”。方言里的文读音往往是共同语语音的折合;白读音则是方言口语词的固有的方音。在普通话里有时也有方言语音的影响(即某些白读音)。在汉语的历史上,还有“四声别义”、“音随义转”等现象,这是近音派生近义词(音义相生)的造词方法,因而字音就不但有“文白异读”,而且有“别义异读”。语言的演变是纵向变异和横向渗透交互作用所推动的。方言的文白异读、别义异读是这两种作用的结果。多文多白则是方言里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语音成分叠置的结果。汉语方言学对于字音的各种异读的分析是十分精采的,既切合汉字超语音的表意特点,也符合现代语言学注重实际口语、以词语为语言的基本单位的观念。

      1.2 把传统文字学,训诂学和历史语言学相结合

      传统文字学对字的“形音义”的分析是科学的,因为它切合汉语用汉字来记录以及汉语是音节语言、大多数音节有意义这样一些特点。对于汉语来说,音节、字形和字义是三位一体的东西。明代的陈第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音有转移,字有更革”,这是难能可贵的汉语和汉字互动演变的理论。传统的小学研究证明了,字音的变异、字义的迁移、字形的演进都有一定途径可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