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77(2001)01—0105—07 语篇(注:这里的“语篇”主要指书面上任一意义表达相对完整的语言片段,亦即书面语篇(written text)。与语篇(或书面语篇)对应的是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本文在分析中引用的“话语”这样的术语主要是用于“语篇”意义上的。关于text与discourse 的区分及其汉译的探讨,恕本文暂不深究。)理解是一个读者基于语篇自身规定性对语境不断做出选择,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认知机制对作者意欲信息进行推理的动态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语篇、读者三者之间交互作用,形成一种“制约平衡”(constraints of tension)(注:Tension一词,在语音学中指发音时肌肉的紧张程度,即“松紧度”。文学批评中的Tension原是Allen Tate的创造,从extension(字面意义)和intension(比喻意义)两词前缀脱落缩略而成, 主要用来指诗歌中多种意义共存的现象。有人借用tension 一词在物理学中的译法,称之为“张力”。本文使用该词主要指在语篇理解过程中,作者、语篇、读者几个方面的因素对语篇理解都有影响,但是它们相互牵制、相互补充、相依相离而形成相对的平衡关系,共同制约着语篇理解,构成一种“制约平衡”(constraints of tension)。)——三种制约语篇理解的因素或力量相依相离,形成相对平衡关系,制约对语篇的理解,使语篇理解限于一定尺度或范围内。这一过程以人类理解的认知特点——关联性——为基础,以最佳相关理解为特征,而读者对作者意欲信息的推理是这一过程的关键。为此,对语篇理解的描写,宜采用一种作者、语篇、读者基于认知关联性交互影响并形成“制约平衡”从而制约语篇理解的交互模式:作者←→语篇←→读者。 一、制约语篇理解的三种因素 语篇理解受到语篇、读者和作者三种因素的影响。三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以其相互牵制,补充语篇理解,形成制约。 首先,语篇自身对读者的理解有着多种规定和约束。不同文体的语篇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对读者的理解有不同要求。G.Brown[1]区分出三种不同文体的语篇,即程序性的、叙事性的和论证性的,认为它们对读者的理解有不同的难度要求,最基本的语言理解模式是程序性理解,而论证性文体对理解的要求最高。 此外,虽然语篇形式不构成语篇传达的意义,但它对读者还原语篇意义的方式却有引导作用[2](P9), 这种引导作用就是一种语篇形式对语篇理解的语用制约,语篇理解必须考虑语篇据以组织的结构形式。比如,两个在广州读书的学生谈起生日聚餐时有这样的对话: (1)甲:你喜欢吃火锅吗? 乙:喜欢。 (1)乙的回答对理解来说简单明确。 但如果乙的回答是如下这样间接的回答: (2)甲:你喜欢吃火锅吗? 乙:别忘了我可是重庆长大的。 (2)乙的回答就增加了理解所需要的加工努力。 经过这样的加工努力后,理解者就会获得额外的语境效果,从而理解到(1 )乙直接的回答中没有的说话人(2)乙意欲表达的含义。 这个含义就是说话人(2)乙希望听话人甲推理得出的道理:重庆长大的人爱吃火锅; 乙既是重庆长大的,就当然喜欢吃火锅。因此,读者对语篇的理解就受到了语篇形式的语用制约。 语篇结构即是对语篇线性序列的限制[3](P85)。语篇序列中语篇的顺序、特定语篇的位置等,都对理解有限制作用。比如说澳大利亚某地的几个海滩有如下分布:第一个海滩游泳者必须着泳装,第二个海滩可以不穿上装,第三个海滩允许裸泳,第四个海滩的情形怎么样呢?读者会自然地预期第四个海滩更奔放,而事实上这里却是人烟稀少。由于语篇序列建立对语篇命题内容的预期[3](P92),语篇的结构形式通过读者关于内容的预期,引导约束着读者的理解,从而有了这种出乎意料的效果。 又如两个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设想有这么一个简短的对话: (3)甲:你好! 乙:你好! 甲:你这是去哪里啊? 乙:那边。虽然事实上(3)乙完全能够准确地说出要去的地方, 他也不必如此。这主要是因为甲的问话处于寒暄性的语篇结构中,特定的位置决定了其主要的功能不在于提问,而在于建立人际关系,乙只要能配合交际需要,说话含糊或在命题内容上不相关(但交际意图是相关的)甚至说假话都不要紧了。 所以,语篇结构制约着对语篇意义的理解。正因为语篇结构对理解有约束作用,对语篇意义的预测才成为可能。语篇的可预测性与其结构可以看作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3](P96)。 此外,根据D.Blakemore的观点, 某些语言手段如语篇联结词语或结构so,after all,moreover,however等,对语篇理解也有语义限制[2](P136)。如: (4)Babara isn't in town.So David isn't here.(说话人未必已经知道David不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