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7365(2000)06—0007—11 近年来,我国语言学者以配价语法理论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现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北大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两本论文集:《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一、二辑。袁毓林博士出版了专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在语言学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有关动词配价的论文,主要有:吴为章(1982)讨论一价动词的《单向动词及其句型》,戴耀晶(1998)讨论二价动词的《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范晓等(1998)讨论三价动词的《三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张国宪等(1997)讨论三价动词的《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等等。 从这些论著中可以看到,在有关配价的理论观点上还存在着一些分歧。诸如:配价是句法范畴还是语义范畴?配价的定义是什么?如何确定动词的配价?动词的最高配价只能是三价吗?拿具体问题来说:戴耀晶(1998)认为,动词“买”是二价。范晓等(1998)认为“买”是三价。张国宪等(1997)也认为“买”是三价。动词“买”到底是几价呢? 最近看到王伟丽(2000)《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新动向》,在这篇较全面的综述中也未提到“四价动词”。该文谈到今后的研究方向时说,应将动词和形容词的配价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谓词配价系统。这正是本文的目的。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敬请指正。 一、谓词配价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汉语语法要研究“谓词”配价 印欧语的句子以动词为中心,述谓性的形容词之前也要有个谓语动词。例如在英语中:“This book is very useful to him.”直译为“这本书是很有用对他”。述谓性的形容词之前仍要有个谓语动词“is(是)”。所以,印欧语语法中只研究动词的配价。 汉语的述谓性形容词跟动词合起来称为“谓词”(verbal)。上述例句在汉语中并不需要加“是”字,只说“这本书对他很有用”。汉语的形容词“有用”是准二价谓词。 我们高兴地看到,刘丹青(1987)、谭景春(1992 )、 张国宪(1995)等多篇论文对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配价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问题是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形容词跟动词的划界尚未彻底解决。例如,“螺丝钉很紧”中的“紧”当然是形容词,如果是带了宾语,“电工又紧了一下螺丝钉”中的“紧”是算动词还是算形容词?如果仅仅对那些划界清楚的动词和划界清楚的形容词分别研究,就会出现“被配价研究遗忘的角落”。如果把“紧”看作谓词,就可统一地研究“紧”的配价:“(自)紧”是一价谓词,“(使)紧”是二价谓词。所以汉语语法应该研究“谓词配价”。 研究谓词配价时,应以谓词的“义项”为单位。同一谓词的不同义项,配价可能不同:如“笑”的一个义项“(微)笑”是一价,另一个义项“(讥)笑”是二价。 (二)要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来研究谓词配价 施关淦(1993)《再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指出:三个平面的关键是其中有个“语用”平面。三个平面相结合的前提是区分。区分句法和语义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句法、语义跟语用区分开来。这在实质上是要把语言和言语(话语)区分开来。 1.在谓词配价的研究中,要明确谓词配价是以“语义”为基础的。 谓词配价是以语义为基础的句法范畴。谓词配价是谓词的语义组合潜力在句法平面上的投影。归根到底,谓词的配价是由谓词的词汇意义所决定的。例如: 父亲对儿子说:“去把窗外的树枝掰喽。”儿子什么都没问就出去了。几分钟后,儿子在窗外喊:“树枝太粗了,掰不断。”父亲回答说:“要是掰不断你就砍。”儿子问:“用什么砍呢?”父亲答:“用厨房里的剁骨头刀砍吧。” 上述例子中,为什么父亲叫儿子去“掰”时儿子什么都没问,而父亲叫儿子去“砍”时儿子却要问“用什么”呢?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查出,对于“掰”的释义是:用手把东西折断。而“砍”的释义是:用刀斧猛力把东西断开。在人的认知世界中,直接“用手”可完成的动作定为不需“用工具”的动作,而需“用刀斧”才能完成的动作定为需要“用工具”的动作。这种认识映射到人的语言世界中,谓词“掰”只有两个配价成分:掰者[施事]、被掰者[受事],即谓词“掰”是二价。而谓词“砍”则有三个配价成分:砍者[施事]、被砍者[受事]、刀斧[工具],即谓词“砍”是三价。 沈家煊(1999)在《转指和转喻》中指出:“配价图式”是人的一种“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形成一个情景概念并加以描述的基本模式。“掰”和“砍”的认知框架如下: 掰(施事、受事):是二价谓词。砍(施事、受事、工具):是三价谓词。 由此可见,谓词“配价”以“语义”为基础,而“语义”又以“认知”为基础。 2.在谓词配价的研究中,要明确谓词配价确实是“句法”范畴。 谓词配价是谓词的语义组合潜力在句法平面上的投影,它必定受句法的制约。例如:“等”(wait)在语义平面上有两个论元:(等者,被等者)投影到汉语句法平面上是及物动词,可直接构成述宾结构“等他”而无需任何介词;但是投影到英语句法平面上是不及物动词,“等他”要说成“wait for him”,需加上介词“for”。“服务”(serve)在语义平面上也有两个论元:(服务者、被服务者),投影到英语句法平面上是及物动词,可直接构成述宾结构“serve the people”(服务人民);但投影到汉语句法平面上是不及物动词,要说成“为人民服务”,需加上介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