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福寺本《礼部韵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水谷诚,(日) 日本创价大学 文学部 北京大学 图书馆古籍部,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公认宋代科举韵《礼部韵略》早已亡佚。未知日本真福寺还藏有北宋刊本。本文作者对这个宇内孤本进行深入研究后,指出《集韵》和《礼部韵略》的编纂工作是平行展开的,并详细考察了真福寺本《礼部韵略》跟《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等三种增订本以及《集韵》在韵目、小韵、反切和增字方面的异同,借此可以了解景祐原刊本《礼部韵略》的面貌。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442(2000)04—0005—06

      

      一.内藤湖南曾经在《目睹书谭》中介绍过真福寺所藏的北宋刊本《礼部韵略》(注:标题“名古屋的宝物”,全集第12卷252页。 原载《大阪朝日》明治38年7月29日。)。他还指出这个刊本是残本。 其实,残缺的部分是去声的全部和入声的极少一部分。假如真福寺所藏《礼部韵略》确是北宋刊本的话,根据残存部分去了解其整体面貌,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但是,直到现在为止,关于真福寺所藏《礼部韵略》,除了内藤湖南的介绍以外,没有任何的研究。这不能不好好反省一下研究者包括笔者自身在内的怠慢。所以这里首先要说明,本文的首要目的就是对真福寺藏《礼部韵略》做一概要介绍。

      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完本《礼部韵略》是南宋理宗时期的刊本,因为收入四部丛刊续编和续古逸丛书,所以已经很容易看到。本文将以南宋全本《礼部韵略》为基准,较详细地描写真福寺藏《礼部韵略》的特点。在南宋全本的《礼部韵略》中,在某一字的注解之后,再附有补足性的注解,这补足性的部分称为“释文”。所以,南宋全本《礼部韵略》书名叫做《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以下我们将它简称为“附释文本”,将真福寺所藏《礼部韵略》简称作“真福寺本”(注:关于宋代科举与诗韵的关系,详见村上哲见《科举史话》(1980年9月), 其中也讲到了《礼部韵略》。)。

      二.“真福寺本”中,与“附释文本”相同, 附有适应科举考试的“条式”。可是,“真福寺本”的“条式”中,有景祐四年丁度的敕牒,在“附释文本”中被删掉。这个敕牒可以说确实是目录学上的一个补充。可是,大概由于这个敕牒随着“条式”的改正,不适合于当时的运用,所以后来被删掉了(注:“真福寺本”中也夹有与“附释文本”相同内容的“条式”,装订在入声的第十一叶和十二叶之间。)。现在我们幸好根据“真福寺本”,可以了解“条式”的原貌。

      下面将除讳字内容以外的牒文引用如下(注:关于讳字,本文第三节将会引用。)。

      中书门下牒刊修《广韵》所

      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尚书刑部郎中知 制诰丁度等紥子奏。

      昨奉 敕详定刊修《广韵》《韵略》。所有《韵略》。今将旧本看详。其间文字多无解训。并疑混声。及重叠出字。不显义理。致误举人使用。今取合人诗赋使用。声韵要切文字。重修《韵略》。除义理灼然可晓。更不解释外。于逐字下。各著训说。或引经史为证。又有独用韵苦窄者。难为著撰声律文字。凡一十三处。并取有唐韵诸家韵本详据。许令附近通用。其疑混声及重叠出字。各许依本字下注解使用。上件《礼部韵略》。并删定附韵条制。谨先写录进 呈。如可施行。欲望却降付刊修所。镂板讫。送国子监印造。颁行取 进止。

      臣等今详定附韵条制。

      赋限三百六十字以上。

      诗限六十字[,五言六韵]。

      论限五百字以上。

      赋官韵有疑混声疑者许上请。

      诗赋题目经史有两说者许上请。

      诸韵中字有字体及声韵同者、各许依本字下注意用。

      三点当一抹。三抹及九点准格落。

      涂注乙字并须卷后计数不得揩洗。每场一卷内、涂注乙三字以上为一点。九字以上为一抹。

      程试格式

      不考 文理纰谬不识题[,策不紥所问而别指事同]

       漏写官题用庙讳御名

       诗赋脱官韵 落韵

       失平侧 重叠用韵

       小赋内不见题赋少九字

       诗韵数少剩 诗全用古人一联

       诗两韵以前不见题论少三十六字

      抹文理丛杂文意重叠

       误用事 脱三字[,谓诗赋不该用韵及平侧处]

       文义不与题相类 误写官题[,须是文理无失但笔误者]

       诗赋重叠用 诗赋属对偏枯

       诗赋不对[,诗赋初用韵及用邻韵引而不对者非、及诗赋朱两句亦不须对]

       小赋四句以前不见题 赋押官韵无出处

       赋少三字赋全用古人一联语[,别以一句对者非]

       赋第一句与第二句末同用平声不协韵

       赋侧韵第三句末用平声字[,令谓赋眼如第一句用侧声协韵即第三句用平声亦许]

       赋初入韵用隔句对第二句无韵[,用长句引而协韵者非]

       诗全用古人一句

      诗重叠用字

       诗用隔句对

      论少十二字

       点 错用字

      脱一字

       赋少一字 论少四字敕。宜令刊修《广韵》所、国子监、并依所奏施行。牒至准敕、故牒。

       景祐四年六月日牒。

       礼部侍郎参知政事、石(中立)

       吏部侍郎参知政事、程(琳)

       户部侍郎参知政事、韩(亿)

       户部侍郎平章事、陈(尧佐)

       门下侍郎平章事、王(随)(注:以上牒文旁注小字部分原文均为小字双行注。人名部分原文只有姓氏,笔者补入名。)

      作为这个敕牒的补充资料,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 “景祐四年六月丙申”条可以与它相互参照。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敕牒的日期是二十六日,敕牒中“文字多无解训。并疑混声。及重叠出字。不显义理。致误举人使用。”这一部分是以贾昌朝的言论为基础的(注:笔者旧文《〈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的祖本》(《中国研究集刊》暑期号,1997年8月, 大阪大学中国哲学研究室)推测丁度刊行《礼部韵略》存在两种原文,这一点由本文的敕牒及《续资治通鉴长编》,可以订正其错误。旧文以为初刻本的即是所谓景德《韵略》,改订本则是丁度刊行的《礼部韵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