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系语言研究法的检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丁邦新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本文对国内汉藏系语言研究法的讨论作了一个检讨,对“语言接触无界有阶说”、“深层对应说”及“语言影响论”等提出不同的意见,归结到李方桂先生五十年前发表的文章,并加上几点作者的申论。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39年李方桂先生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作了一次讲演,题目是“藏汉系语言研究法”,1951年在《国学季刊》第七卷出版。这篇文献可说是讨论汉藏语比较研究法的经典之作,到今天仍有不可磨灭的真知灼见,现在引用那篇文章的结论作为本文的开场白:

      比较的研究就是历史的研究的变相,主要的目的是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找出多少套的相合点(correspondences),从这些相合点,我们可以假设它们有同一的来源,所以每一个相合点我们可以拟定一个原始型,并且从这个原始型可以依一定的规律变成现在的形式及状态。

      这一段话有两个要点。第一、是要找到多少套的相合点,也就是许多套语音的对当,例如甲语言的p、t相当于乙语言的b、d;甲语言的元音i相当于乙语言的i,而在不同的条件下又相当于e。 希望能一一说明对当的关系。第二、拟测原始语言,要设计合理的规律使得现在的形式得到良好的解释。换句话说,要注意语言自然演变的规律,用正常的规律解释演变的结果。

      在亲属关系不明确的语言之间,部分对当的关系究竟是同源词或借词引起很大的争论,在这个问题上到现在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法。因此有人提出“关系词”的说法指称“同源词和借词”(戴庆厦1992:52 )或“两种语言间有语音对应的词”(陈保亚1996:165)。然后就关系词的种种现象提出“语言影响论”(戴庆厦1992:53 )或“语言联盟说”(陈保亚1996)。又有人提出用“深层对应”的方法来判断同源关系(邢公畹1992:2)。以下就这几种理论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 语言联盟和语言接触无界有阶说

      陈保亚(1996)对语言接触的问题有深入的观察和理论的探讨。他以云南德宏傣语和汉语西南官话的接触为对象做了长期追踪的研究,结论是汉语和侗台语之间是联盟关系,没有同出一源的亲属关系;彼此的接触是无界而有阶的,也就是说语言接触的影响可以深入到语言的多种层面,包括所谓核心的基本词汇在内。但是接触后语言的改变又是有阶段性的,结构因素形成不同的区别性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改变的速度和顺序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

      他的看法通过实证,本来应该没有错误。问题在于他讨论“有阶性”的时候,引用了M.Swadesh(1955)的“基本词汇”(basicvocabulary)说。把Swadesh的200核心词和100 核心词作为衡量有无亲属关系的尺度。他说:

      由此出发,我们从斯瓦迪士的200词减去100词,就得到两个阶:第一百词和第二百词。尽管第一百词不是绝对稳定的,但从概率上讲总比第二百词稳定,给核心词分阶的目的正是要反映出这种相对稳定性。(1996:185)

      斯瓦迪士的两百词是在考察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特别是印欧语言)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主要根据是经验,不能说完全满足上述前提,但至少可以排除文化词,而且绝大部分在其他语言中也都是组合指数很强的语素,因此当我们把斯瓦迪士的200 词分成“第一百词(一阶)”和“第二百词(二阶)”时,发现有一定的普适性,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总是一阶关系词高于二阶关系词,两个相互接触的语言所产生的关系词总是一阶关系词少于二阶关系词。(1996:187)

      第一,Swadesh的基本词汇是为语言年代学(lexico-statistics或glottochronology)设计的,想从两个语言词汇的接近程度推算两者从母语分开的时间。无论从二百词或其后的一百词立论,在西方学者的验证下都不能成立(Bynon 1977:266—272)。 陈氏没有提语言年代学的问题,只是用Swadesh的基本词汇,可说用旧瓶装了新酒。 我们不能因语言年代学的不能成立,就说基本词汇说也不能利用。因此在立足点上,陈氏的做法并无可议。

      第二,陈氏已经指出Swadesh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印欧语言, 我们难以认同一百词或二百词的内容具有适用于任何语言的普遍性。如何选择词汇是另一个困难,Gudschinsky(1956)就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树皮(bark)和皮肤(skin)是两个词目,都在前一百词中,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这样的区分。比较第一部分的一百词和第二部分的一百词,有什么根据说前者更为核心?例如在前一百词中有树木(tree),后一百词中有草(grass),如何证明“树”比“草”更为核心? 如果把属于“一阶”和“二阶”的词掉换几个,立刻影响统计的结果。利用这样少数的词汇立论,难以令人信服。

      第三,陈氏把他的想法在许多语言中作了验证,结果都证明前一百词更为稳定,认为有亲属关系的方言间,第一阶同源词的比例都比第二阶同源词高。假定他的理论是正确的,问题出在他选择的语言或方言都是语源清楚的,例如以英语和古英语、德语、荷兰语、古冰岛语、哥特语比较,日耳曼语言经过多年的分析研究,语源差不多都清楚了,自然没有问题。他又以汉语各方言作比较,汉语方言同源的关系大致也清楚。如果推广到汉语和侗台语的关系就产生了困难,因为关系词还没有认清楚,如何能够谈比例。

      陈氏(1997)从核心关系词的分布专论汉语与侗台语语源关系,他引用李方桂先生的研究,说明“汉台关系词在第100词集中有12例, 第200词集中有18例,一阶核心词少于二阶核心词。 ”现在根据别人的材料加上以下的词汇:(注:见Manomaivibool 1976,“墨”字对应“黑”字是我的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