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语的“来、去”是动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词,变化复杂。“来”有3个词,即ji[33]、la[55]、la[33],“去”也有3 个词, 即li[33]、ji[55]、xe[55]。本文以云南省绿春县阿哲老马村的哈尼话为例,对“来”、“去”的语法、语义、语音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一“来、去”的语义特征 哈尼语的“来、去”是表示“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带方向性的动作行为。“来”表示“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或主语所在的地方”;“去”表示“离开说话人或主语的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二者方向相反,构成方向对立。由于哈尼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地势高低不平,所以哈尼语“来”、“去”的起始点又因地势的高低、河流的上下而区分。现将这6个词列表并分述如下: 词位 由下方向上方 由上方向下方 来la[55]、la[33](作补语) ji[33] - 去 li[33] ji[55]、ex[55](作补语) la[55]:表示由下方、下游方向上方、上游方而来。在句中主要作谓语使用,意为“上来”。但有时也作补语用,表示“趋向”义。例如:
la[33]:表示由下方、下游方向上方、上游方而来。在句中作补语用,表示“趋向”,意为“上来”。不能单独作谓语。是la[55]的变音词。语义上与la[55]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化。例如:
ji[33]:表示由上方、上游方向下方、下游方而来。在句中作谓语或补语使用。意为“下来”。语义实在。例如:
ji[55]:表示由上方、上游方向下方、下游方而去。在句中主要作谓语使用。意为“下去”。但有时也作补语用,表示“趋向”。例如:
xe[55]:表示由上方、上游方向下方、下游方而去。在句中作补语使用。表示趋向,不能单独作谓语。意为“下去”,语义与ji[55]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化。例如:
li[33]:表示由下方、下游方向上方、上游方而去。在句中作谓语或补语使用。意为“上去”。语义实在。例如:
一般“来”和“去”代表两个对立的方向,其方向语义是明显的。但在有的情况下,其“方向”义则不明显,而含有别的语义。主要有: (一)在表示某些自然现象的变化及动作行为的句子里,动词后加la[55]“来”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发生”。这里不能用ji[55]“去”。例如:
如何教好儿女,我发愁了。
(三)“来”表示动作行为向正常方向演变、发展,包括人或物的生长、壮大;“去”表示动作行为向衰亡、败落、减少的方向演变。例如:
“来、去”的语义对立是客观事物上下位置在哈尼语中的反映。但在平地发生的动作行为,在哈尼语里也有“上、下”的区分,而且有的是依行政区域大小的异同使用“上下”,可能与实际的位置高低相反。主要有: 1.向城市、乡镇所在地来或去时,一般用“上来”或“上去”。因为在他们的语感中,认为城市、乡镇是在高处。例如:
la[55]和li[33]虽含有“向上”义,但还能在它的前面再加da[33]“上”;ji[55]和ji[33] 虽含有“向下”义, 但还能在它的前面再加za[31]“下”。这种方向语义重叠的结构,比不加da[33]、za[31]的方向义更浓、更实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