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1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587(2000)04—0030—04 “巴”字在古籍中应用极广,各主要辞书均有收录,比较而言,以《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所收最多,计列有15个义项。但若除掉“巴”字作为古族名、国名、地名、蛇名、姓氏以及音译词“bar(英)”等比较固定的词义以外,所剩不过11项。在这11 个义项中,有的误解,有的漏解,有的取证少,难以说服读者,特别是还有些义项,如本文所列义项(二)、(十)至(十七),都没有收录进去。笔者不揣鄙陋,特根据平素从元明清戏曲作品中所辑资料,予以纠正、补充,系统地草成此文,供撰写辞书者参考,并希望读者指正。 (一) 振乾坤雷鼓鸣,走金蛇电影开,他那里撼岭巴山,搅海翻江,倒树摧崖。(元·马致远《荐福碑》三〔上小楼·幺篇〕) 《大词典》引此例释“巴”为“刨”、为“挖”,非也。按:曲文“岭”与“山”,“撼”与“巴”皆对应为文,从修辞角度看,“巴”与“撼”显然都是摇动的意思。《玉篇·手部》:“撼,胡感切,摇也。”《广雅·释诂一》:“撼,动也。”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撼大树”,谓摇动大树也,绝不应理解为“刨大树”或“挖大树”。若从曲文内容看,也得不出“刨”或“挖”的意思,因为穷书生张镐在古庙题诗得罪了雷神,雷神大怒,才将张镐穷追不舍。最后轰雷闪电,来势汹汹,在长老行将给张镐打法贴时,便击碎了荐福碑。请看:“振乾坤雷鼓鸣,走金蛇电影开”,何等声势!“刨”或“挖”这种举动,如何能奈何得了大山呢? (二) 我若是醉时节,笑引着儿孙和。醉时节麦场上闪独卧,醉时节六轴上乔衙坐,醉时节巴棚下和衣卧。(元·马九皋散套〔端正好〕《高隐》,见《词林摘艳》卷六) 此“巴”字用同“笆”。如元·周仲彬小令〔时新令〕:“迓鼓童童笆篷下,数个神翁年高大。”(《乐府群玉》卷三)亦用同“笆”。如:元·纪君祥《赵氏孤儿》二〔梁州第七〕白:“就在这芭棚下放下药箱。”元·康进之《李逵负荆》三〔后庭花〕:“恼的我怒难消,踹匾了盛浆铁落,辘轳上截井索,芭棚下瀽副槽。”元·无名氏小令〔朝天子〕:“芭棚下饭饱,麦场上醉倒,快活煞(村田乐)。”(见《梨园乐府》卷中)按:巴棚,即用竹苇或茅草等物搭盖的棚子,用来避日晒或风雨的。“巴”是同音假借字。棚、蓬音义并同。 (三) 咱拽着尾巴归去来。(元·王实甫《破窑记》一〔金字经〕) 我揣巴些残汤剩水,打叠起浪酒闲茶。(元·李文蔚《燕青博鱼》—〔大石调六国朝〕) 我则见连天的大厦、大厦,声剌剌被巡军拽塌……难镇难压,空急空巴,总是天折罚。(元·张国宾《合汗衫》二〔青山口〕) 以上“巴”字均用作语尾助词:例一用作名词语尾;例二用作动词语尾;例三用作形容词语尾。这种用法,亦多见之于明清以来的小说,例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撞着有志气肩巴硬的,拚得个不奉承他,不求告他,也无奈我何。”《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邓九公听了,把眉一拧,眼睛一窄巴。”《醒世姻缘传》第九回:“咱也还有闺女在人家里,不己个样子,都叫人掐巴杀了罢。”韩旭《扩社的时候》:“我这一气,手头紧巴。”按:此数例,也是分别把“巴”字分别缀于名词(如《二刻拍案惊奇》)、动词(如《儿女英雄传》和《醒世姻缘传》)或形容词(如《扩社的时候》)之后。看来,“巴”字作为语尾助词应用如此之广、如此多样化,而《大词典》仅笼统地把“巴”归结为语助词,未作进一步的全面分析,仅举个“试巴试巴”的例子,未免失之简单化了。 (四) 人似巴山越岭彪,马跨翻江混海兽。(元·关汉卿《单刀会》二〔尾声〕) 《大词典》引《水浒传》第三十六回:“(宋江等三人)行了半日,巴过山岭头,早看见岭脚边一个酒店”为例,释为“爬、攀登”,错是不错,但例孤似难取信。其实“巴”作此解,元以前唐代就有。如唐·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诗:“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巴”、“登”互文,其义已见。又,元明间无名氏杂剧,“巴”多作“爬”,例如:《陈仓路》二〔鲍老儿〕:“我是个越岭爬山锦尾彪,倒把我这山猿诱。”《活拿萧太后》三〔越调斗鹌鹑〕:“我这里将勇兵强,真乃是爬山越岭,一个个挂剑悬鞭,都待要安边定境。”《八仙过海》三白:“任吾来往自纵横,爬山过岭施英勇。”《锁白猿》楔子〔赏花时·幺篇〕白:“爬山过岭施英勇,翻江倒海显神通。”以上并可证。引申上义,犹攀附、攀高,比喻投靠权豪势要抬高自己,如说“巴高枝儿”(语见《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意即攀高枝儿;说“巴高望上”(语见《红楼梦》第四十六回),意即向上爬,争取出人头地。 (五) 我巴到你黄昏盼到你明。思旧约,想归程,可着我久等。(元·石子章《竹坞听琴》三〔倘秀才〕) 盼清明,巴上巳,过寒食。(无名氏小令〔南吕小令〕《春闺思》,见《乐府群珠》卷二) 盼邮亭,巴堠子,一步捱一步。(明·贾仲明《对玉梳》三〔中吕粉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