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小臣”

作 者:
周言 

作者简介:
周言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000

原文出处:
华夏考古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2 期

字号:

      “小臣”是殷墟卜辞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名称,一般认为是职官。不过其身份却让人颇费揣测,至今难有定论。本文试通过对“小臣”与“子”的比较,从宗族身份的角度,对此作初步梳理。

      小臣身份难以判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不同的辞例中“小臣”所显现的地位变化悬殊。例如:

      (1)贞惟小臣令众黍。一月。(《合》12)

      (2)贞今庚辰夕用鬳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九月。(《合》629)

      (3)癸酉卜贞,多妣小臣三十、小母三十于妇。(《合》630)

      (4)

      

      小臣其有邑。(《合》5596)

      (5)丁巳卜,惟小臣刺以于中室。(《合》27884)

      (6)惟小臣墙令乎比王受右。(《合》27888)

      (7)……小臣墙比伐擒危美……。(《合》36481正)

      在这些辞例中,“小臣”从事生产管理、拥有城邑、参与征伐以及被用作人牲献祭,甚至连卜辞中受隆重祭祀的“伊尹”,在春秋铜器《叔尸(夷)钟》中也被称为“小臣”(“伊小臣惟”)。就目前检索能及,我们归纳了国内学者对“小臣”的研究成果大致如下(注:日本学者及台湾学者,也曾对此进行过讨论,如白川静:《小臣考》(上、下),《立命馆文学》116、117;贝冢茂树:《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本文篇》751页,日本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高去寻:《小臣石簋的残片与铭文》,《史语所集刊》28 —下, 598页,1957年;白玉峥:《殷契粹编识小录》(上), 《中国文字》新8,157页,1983年。这些研究的结论,可参考高岛歉一等编《甲骨文释综览》“小臣”条。):

      1.(小臣)在殷代是一种较高的职官。

      2.小臣是臣僚。

      3.侍奉君主的近臣,地位和奴仆相近。

      4.(小臣)是官员。

      5.出身高贵者就是奴隶主,出身卑贱者一般都是奴隶阶级。

      6.家庭内从事王室生活庶务的侍者。

      7.许多例子,“小臣”是一种谦称。

      8.(商代)“小臣”的地位并不低;无论是西周早期还是西周中期、晚期,小臣都同时存在身份高与低的两种人,虽然同叫小臣,但他们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同。

      9.(小臣是)年轻的奴仆(注: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505页,科学出版社,1956年;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208页, 中华书局,197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1311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寒峰:《商代臣的身份缕析》,《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张永山:《殷契小臣辨正》,《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高明:《论商周时代的臣和小臣》,《尽心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李学勤:《缀古集》26页,上海古籍,1998年;刘雨、张亚初:《西周金文官制研究》43页~45页,中华书局,1986年;唐兰:《西周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

      上述考察,基本是以“小臣”的社会地位为出发点,资料使用也较为有限。本文试图从切换分析的角度,以“小臣”的宗法身份,即与商周宗族的关系,来讨论“小臣”奇特的地位与多变的属性。必须说明,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与枝蔓,我们不准备对“臣”的起源与涵义作细究,因为对此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而且“臣”在不同环境下的内涵也较“小臣”更为宽泛与模糊,故存而不论。

      经过综合考察,我们认为,对于某一特定宗族而言,“小臣”是指那些服事于本宗族的异姓宗族成员。可能是由于商周王朝的统治者喜自称“大邑”、“大邦”,故而入事的异族成员自然只能称为“小臣”了(注:裘锡圭先生在《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十七辑,8页~9页,中华书局,1983年)中曾指出:“但是从冀族人在商王朝任小臣之职这件事来看,他们似乎不是商本族人,而是商王朝的异姓贵族。”似乎裘先生持论与我们相似,但因末见专论,故存注备参。)。又因为他们原先在本族地位相差就大,因而在宗主国司职时也就身份迥异,地位较高并受君主信任的异族贵族,可以担任很高的官职;有一技之长者,则可以成为执掌专职的属吏;而身份低微、失去宗法关系保护的,则可能沦为奴隶,以至于被用作牺牲。这一结论可以由卜辞中“小臣”与商人亲族“子族”的比较中,以及“小臣”的具体职司推导得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