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3831(2000)04—0044—06 1.隐喻研究的发展 英语中的“metaphor”(隐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etaphora ”,该词由“meta”和“pherein ”合成, 意思分别为“over ”和“tocarry”,合起来意思是“to carry over”(带过来,拿过来)。最早定义隐喻的学者恐怕要算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21—25章)和《修辞》(卷Ⅲ)书中有详细论述。“Metaphor is the applicationto one thing of a name belonging to another thing.”(隐喻就是把彼事物的名称用于此事物)。在此定义下,隐喻又分为四类:即,借“属”作“种”;借“种”作“属”;借“种”作“种”;类推。(Poetics,Chap.21) 从学科范围来看,该定义只限于修辞学范围。从具体语言对象来看,该定义只限于对具体词之间关系的研究。从现代隐喻的研究成果看,隐喻是无所不在的。请看下列一些隐喻研究的经典名句(Shibles,W.1971): “The subject of metaphor is inexhaustible.”(隐喻的主题是无穷的)———Breal “To Know is to use metaphor.”(认知就是使用隐喻)——Friquegnon “The whole of nature is a metaphor of the human mind.”(整个自然界是人类思维的一个隐喻)——Emers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should be written as that ofseven or eight metaphors.”(哲学史可以用七八个隐喻来表达)——T.Hulme “Metaphor was the beginning of wisdom, the earliestscientific method.”(隐喻是智慧的开端,是最早的科学方法)——C.Day-Lewis “The greatest thing by far is to be a master of metaphor.It is the one thing that cannot be leamed from others.It is the mark of genius.”(到目前为止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成为隐喻大师,它是无法从他人那里学来的。它是天才的标志。)—— Aristotle1971年,Shibles 的 Metaphor: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and History(《隐喻:带注释的文献目录和历史》)一书出版。 该书收入了自此以前的有关隐喻的主要文献目录,并给每篇以简要评论或注释。全书共414页,共收隐喻研究重要文献目录四千多条。1980年Lakoff和Mark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面世,在学术界掀起了隐喻研究的高潮。1985年,J.P.Van Noppen,S.De Knop,R.Jongen编辑出版的Metaphor:A Bibliography of Post-1970 Publications(《隐喻:1970年后出版的论著目录》)一书,收录了1970—1985年间的重要论著及博士论文等4317项。在年代上正与Shibles 的书衔接。仅五年后,J.P.Van Noppen 又出版了 Metaphor Ⅱ: AClassified Bibliography of Publications 1985—1990(《隐喻Ⅱ: 1985—1990出版物分类目录》)。该书收集了五年间的重要论著,为1985年书的续编,全书350页。以上三部书包括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 尤其是本世纪的隐喻研究的重要成果,是隐喻研究和学习者的必备参考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以来隐喻研究呈突飞猛进趋势。90年代隐喻研究仍没有减弱的迹象,并有逐渐向一些应用学科渗透的势头。我们仅从以上三部书的出版年代便可得知,80年代以来隐喻研究呈越来越热的发展趋势。 隐喻研究已经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可以从语言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心理治疗、教育学、音乐、神学、美术等许多学科进行研究。Noppen(1990)书中共列出70余门学科(参见本文2)。 在国外,隐喻研究发展迅速。新西兰的Otago 大学语言学系及教育系都单独设有“隐喻”这一门课程。笔者1997至1998年度曾在Otago 大学选修了该课程。语言学系由 Lakoff 的博士生 Claudia Brugman讲授,教育学系由Tim Linzey博士讲授(Linzey博士正在进行把隐喻用于心理治疗上的研究以及隐喻在教育中的应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及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分别设有这一门课。当然,开设隐喻课程的大学远不只这几所大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家Lakoff自60年代就开始讲授隐喻了,远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之前。 目前互联网上有隐喻专页,网址为(http://metaphor.uoregon.edu/about.html )。 隐喻研究者们创办了国际性的刊物“Metaphorand Symbolic Activities”(《隐喻和象征活动》)。在汉语中,对隐喻的研究尚属开始阶段,有许多理论尚未介绍进来。在修辞学中也只是作为一个辞格来讲授,尚没有形成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2.隐喻研究的主要学科 Shibles(1971)及 Noppen(1985,1990)的三部书中所列隐喻研究书目共一万余项,绝大部分是80年代以来出版的书籍或有影响的论文,50年代至80年代的也占一部分,也有少数部分是50年代以前至本世纪初或更早的作品。大部分作品用英语写成,少部分用其它语言,如法语、德语、俄语等语言出版。从学科范围来看,主要分属以下一些大的学科门类。 语言类:历史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语法学、词汇学、词典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篇分析以及语言学中的其它分支。 文学、艺术方面:文体学、修辞学、黑人研究、妇女研究、民俗学、美学、艺术学、电影学、诗歌学、翻译学、幽默研究以及许多文学研究中的分支和与文学有关的学科。 宗教类:神学语言学(Theolingustics)、圣经解释学、宗教学以及与神学相关的一些学科。 哲学类: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Axiology,唯心主义的哲学流派)以及哲学中的其它学科。 其它社科类:认知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地理学、法学、文化学、咨询学、政治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