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的有效学习

作 者:
谢钢 

作者简介:
谢钢,(1962—),男,重庆市巴南区人,重庆教育管理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重庆市教育管理学校,重庆 400066

原文出处: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知识的有效学习在于不同知识类型的区别化学习。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可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这三种类型知识的有效学习的核心在于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因此,知识有效学习的关键便在于捕捉策略性知识学习的各种表现形式。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知识的有效学习覆盖对知识静态系统的把握及对知识动态产生过程的领悟,这两种维度的外延也就体现在知识的类型划分上。现代知识心理学家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把个体习得的广义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个体无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出来的知识,这种知识侧重于静态的“事实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个体无意识的提取线索,需要其他事物刺激后才能提取出来的知识,这种知识强调认知操作的序列性;策略性知识则是个体关于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这种知识侧重于学习或问题解决过程中隐藏在“事实知识”背后的方法与技巧。教学的核心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习得与学会应用策略性知识,使之学会高效率学习、高效率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教学过程中促成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是现代教学的显著特征,也是现代教学的关键要求。

      一、策略性知识的特点

      任何一个问题要想得到有效解决或任何一项任务要想得到顺利完成,总要运用某个或某些策略,策略选择是否适宜将影响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的成败与质量,所谓非常规问题和常规问题解决的分野也常在于策略的区别。策略性知识存贮在个体的长时记忆中,当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常常需要提取一定的策略,或者直接提取长时记忆中类似问题解决的原有策略,或者通过原有策略的整合与转换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新策略来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此,策略性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认知操作过程性。策略性知识既来自于问题解决的过程,又回归于这一过程。它是学习活动的具体认知操作程序和方法,学习者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这种操作程序和方法,就可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且也只能在认知操作过程中才能体验和学会这种操作程序和方法。因此,策略性知识贯穿于问题解决的整个认知过程中,即:(1 )贯穿在问题的明了阶段中;(2)体现在问题解决的假设方案形成阶段中;(3)表现于问题解决假设方案的验证阶段中;(4 )还贯穿在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过程中。

      2.目标指向搜索性。任何策略性知识均有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并以目标为中心来选择行使自身的条件和范围。也就是说问题解决的情境决定着策略性知识的选择和功能的发挥。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首先认识问题目标,然后搜索或选择策略,一步步缩小问题和目标之间的问题空间,直至问题解决而达到目标。所以,不存在无目标的策略,也不存在万能性的策略,只有在具体条件和范围下才能使策略性知识有所用场和使之发挥出效用。

      3.算法整合衍生性。策略性知识的深层内蕴在于它的系统性物质。它强调的不是某一个算法,虽然算法总能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这是算法的根本特点),但问题解决需要的一般不是单一的算法,而是算法间的优化组合、合理构建、和谐协同。策略性知识的核心特性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通过整合,能使知识的有效衍生与发散。严格地说,单个的算法还不能算作策略性知识,所以,算法整合性是策略性知识的本质特性。

      4.问题策略启发性。策略性知识具有明显的启发性。一方面,策略的提取需要启发;另一方面,启发效应是策略性知识的内在机制。因为策略性知识带有问题解决的明显经验规则,这些经验规则是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认知操作序列活动巩固下来的,当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受到总是情境的刺激,又将受到策略启发,从而提取和优效整合策略。因此,启发是策略性知识的内在机制。之所以策略性知识影响着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效率,就在于它自身所具有的启发效应,它启发主体对问题解决去寻找比较简捷的路径,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策略性知识中的算法优效整合的关键就在于策略性知识的启发效应。所以,没有启发效应的参与,算法不能真正成为策略性知识。具体地说,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一些问题不通过启发效应就产生不了算法,或至少说,问题解决的主体就发现不了算法;第二,一些问题虽然产生了一些算法,但必须通过启发,才能更迅速地解决问题;第三,许多问题的算法过于繁杂无序,这就需要启发效应的参与才能简捷而有序地整合成问题解决的策略。所以,启发效应是策略性知识的内在机制和源动力。

      二、知识有效学习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技能,使他们能够去应付需要认知技巧参与并能随时调控自己的认知操作过程,那么教学就应当以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策略性知识,这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最好方法,也是现代教学的根本要求。要促进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有效学习,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对学生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是否已获得,或获得多少策略性知识给与正确评判,当然,要对学生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作出正确的评判,又必须对学生策略性知识学习的表征形式给与比较全面的构想,因此,学生策略性知识学习的表征是教学中策略性知识训练和学生获得策略性知识的前提条件。

      1.学习的归因与自我效能感。所谓学习成败,它具有四层含义:(1)学习有无进步;(2)学习进步有多大;(3)学习是否达到目标; (4)学习达到目标的程度有多大。由此, 对学生学习成败的归因可以构想为这样四个层面:生理性的、心理性的、社会性的、自我实现性的。其中生理性的和社会性的归因属于客观条件或称外因;心理性的和自我实现性的归因属于主观条件或称内因。如果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内因或主观条件中的学习是否努力,方法是否恰当,这是从学习策略上去反思,而不是从自己的聪明程度或任务难度去反思,那么这样的学生对策略性知识就有所意识,并有所学习。因此,学习成败的归因是学生策略性知识学习的一个特殊性表征。在此基础上自我效能感则是策略性知识学习最关键的表征形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策略性知识掌握过程中的自我体验。一般说来,策略性的缺乏与自我效能感的低水平是关联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