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01)02-0068-05 当今社会越来越快速的变化不断引发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强大浪潮,旧的教育理念、思想和形式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教育必须寻求重新定位。事实上,人们早已对这些变化给予了多方面的关注,并竭力寻求新的途径。现在,这些努力已逐渐描绘出教育变化的大致轮廓,而创新无疑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 一、学校的生存:建构的背景与条件 新世纪学校所面对的社会状况与20世纪将会全然不同。作为依靠知识来发挥着引导社会前进这一重要作用的学校,其生存状态将越来越取决于社会参与、技术运用和学校本身的创新。 (一)社会参与:学校生存质量的制约因素。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但在社会变革加剧的今天,一所单独的学校或者一个单独的机构要在促使学生各方面发展上都提供有效的影响,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让社会各方面都积极参与,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发挥教育作用,才能更有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学校本身也是一个无形的社会网络,它以知识为结点与家庭、社区、政府决策及文化等各种组织和机构相连结。家庭、社区对学校的参与性,学校与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协作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方式、科学程度和质量递次。首先,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学生家庭直接相关。早期的研究表明: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与其家庭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其父母教育程度和职业有关;学生在学校的许多行为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家庭关系、背景与环境。其次,社区的参与对于学校的发展极为重要。一方面,社区为学校提供灵活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活动机会,学生通过这些机会拓展教育空间与教育内容,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学校更能了解和明确社会变革及其对学校的要求,能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社会参与应立足于社会各组织、机构及决策部门与学校的协调作用,而不是局部分散性的合作。只有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合作,才能建立起一个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健全的学校网络,才能助成学校的成功。实际上,“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成功的国家都是鼓励当地社区、家长和教师果敢地参与,而且只有不断地对话并得到财政、技术或专业等各种形式的外援,这种参与才能继续下去。当地社区在任何成功改革的战略中都占有首要地位”[1](p14)。为了适应社会变革,学校必需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校与其他社会机构相互协调和紧密结合。因此,有必要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基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上重新确立学校的作用,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结,加强彼此间的了解、沟通,保持协调统一,从而形成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二)信息技术:改变学校生存状态的新型动力。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教师及其对诸如黑板、教科书、报刊等的运用来进行,教育活动只是一些原始而简单工具的应用。随着20世纪中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信息、处理、存贮和传播过程中的应用,教育技术迅速发展起来,并在教育中得以广泛运用。而今天,新世纪信息技术正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逐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一样,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将人类社会推向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并促使学校的彻底变革。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学校教育仅能允许有限的学生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学习活动的教育模式,极大地拓展教育时空。“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为教育模式的根本改变创造了条件。日本专家认为,真正的信息化的基本效用是,在教育中大幅度扩充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双向信息传递,并缓和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创造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新的学习者的双向信息传递,并缓和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创造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新的学习空间。”[2](p184)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学校教育单一的班级制大课堂的集体授课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学校的标准化、同步化和集中化的特点。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不同程度和不同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这不仅为教育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而且为加速教学进程、减少时间消耗、提高教学效率、增进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同时也为教学的个别化与个性化创造了条件。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把学校教育中诸如传播基础知识与技能等许多工作委派给精通视听设备的专家和高水平的教师共同组成的小组,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不仅可以改善教师的劳动条件与方式,提高教育效率,又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更新与创造:与新的时代相连结。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实施知识战略,充分开掘知识与人力资源,无疑是为迎接挑战而发出的最强音。要实现与时代的连结,学校教育就必须摆脱旧有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更新与创造。首先,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而知识创新的源泉是人的创造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社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不但不会有所发展,而且还会走向衰亡。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依赖富于创新的教育。学校的更新与创造是民族创新的基本源泉。其次,为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挑战,各国都在调整教育发展战略。美国1993年颁布的《2000年教育目标法》明确提出了创造的问题,专门增加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程。韩国提出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训练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新加坡教育改革的首要目的是培育一支有创造力的劳动大军,使他们的创造力足以使新加坡成为“智能岛”。追求创造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在我国,直到今天,学校仍然普遍沿用旧式教育模式,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为目标。压抑创造精神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创造能力的培养相当薄弱。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挑战,学校教育必须有一个从旧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的彻底的更新过程,并从更新与创造中找到不竭的生存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