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造教育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钟祖荣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副教授 北京 100011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创造教育是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的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笔者认为,创造性可以作为各种创造素质的代名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应该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所有教育内容之中。本文就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性的可教性、创造教育的方式等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阐述自己的思考。

      一、创造教育的目标问题

      我们实施创造教育,首先有一个目标定位的问题。简单地说,创造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创造性?具体到各级各类教育,具体到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制订具体的培养目标?

      (一)目标要分级,大学与中小学各有侧重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性质有所不同,前者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后者是为人的成长发展打基础的。所以,大学和中小学在创造教育的目标上是有区别的。我们认为,从主导性活动来说,中小学生主要是以学习基础的知识为主,创造的表现主要是创造性地学习;大学主要以研究问题和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创造的表现主要是研究。从侧重点来说,中小学以培养基础性的创造素质为主,比如,勤于思考,善于质疑,丰富表象,发展言语,培养综合性能力;大学以培养研究和创造能力为主,比如创业、科研、创作、解决实际问题等。总之,人的创造性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理解为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各种各样的创造活动,抛开知识的学习而单纯进行创造思维训练、或者发明创造,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本末倒置。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中小学是打基础的,培养创造性是大学的任务,与中小学无关,也是错误的。人的任何素质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生发展过程,不是突然形成的。从创造性的发展来看,儿童其实是很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如果我们不因势利导,就会压抑儿童的创造表现,等到了大学再去培养,就会非常吃力。所以,创造性必须从小培养。

      (二)目标要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

      目前一些地方在实施创造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制定培养目标时不考虑学生,二是不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这是不妥的。杜威曾经强调,确定教育目的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成长的规律,而不使目的成为一种外在的强制的东西。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在制定创造教育的目标时,不能不考虑学生及其具体情况。

      创造的潜能人人都有,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但是,由于人是遗传、环境、教育的产物,而这三个方面本来就是有差异的、具体的。观察学生,我们就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很机灵、聪明,但很淘气,有的学生很勤奋、听话,但比较死板、不够聪明;有的学生独立性强,不易接触,有的学生从众性强,平易近人。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怎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首先我们要了解创造性的具体表现。人们创造性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从程度上看,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激进式、革命式的,敢于大胆破坏、批判,有时偏激;一种是扬弃式的、有继承的创新,能够把新旧事物中合理的部分比较好的结合起来;一种是温和式、妥协式、渐进式的。从领域看,有科学上的创造性,有艺术上的创造性,有技术上的创造性,还有政治上的创造性,等等。在某个领域,创造性的表现也不同,有思想家型的,有积累式学者型的;有长于出主意的,有长于实干的。总之,我们要看到,创造性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一个模式。创造性本身就包含着多样性、包容性。现在存在着一种危险,那就是把对某些类型创造性人才的特征的研究成果(比如美国心理学家麦金伦、罗安娜等对科学家、数学家、社会科学家、建筑师等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泛化,绝对化,以偏概全,认为具有这些特征的人才是有创造性的,忽视了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基于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把创造教育的目标模式化,本身就是违反创造的精神的。因此,实施创造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比如前苏联学者卡尔梅科娃就根据学生实践思维效率的高低和言语逻辑思维效率的高低把学生分成四大类:低水平平衡型、高水平平衡型、实践家型、理论家型,然后研究如何扬长避短地进行培养。

      (三)目标要辩证,兼顾创造性与社会化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人社会化。社会化强调的是使人适应现存的社会秩序,主要起同化的作用。很显然,教育仅仅发挥社会化功能,无论对个体的健全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是不够的。过分强调社会化,会使人循规蹈矩,安于现状,也会使社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教育还应该发挥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教育对创造性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的:“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页。)压抑创造性,往往是教育过分强调社会化的结果。创造性强调的是批判现实,超越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存秩序,使事物更加理想。但是,也不能极端化,如果单纯强调创造性的培养,忽视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也会产生很多我行我素、极端偏激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可见,两个目标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二者是有矛盾、有差异的。我们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应该把两方面统一起来,在二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如果我们把创造性理解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下的个人自由和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是在“既定条件下”的、必然性制约下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果我们把社会化不仅仅理解为遵守社会规范,也理解为通过发挥创造性会促进社会的进步、革新和完善,那么,二者就能够内在地统一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