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化与美国购物城的兴起

作 者:
王旭 

作者简介:
王旭(1953年—),男,吉林长春人,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次应邀赴美国、奥地利和香港等地讲学或从事学术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城市史和中美城市化比较研究。 厦门大学 历史系,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零售业集中反映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专门研究。本文通过对美国郊区化和购物城兴起关系的探讨,发现两者有很深的内在联系。在美国已成为郊区居民为主的情况下,购物城仍将存在下去,并保持兴盛局面。这对美国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同时它也强化了居住区隔离现象,加深了美国社会两极分化的鸿沟。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71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1)02-0120-06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郊区长足发展的带动下,美国零售业重心已由市中心商业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转向郊区,购物城的兴起就是这种转变的集中体现。购物城成为当今美国郊区、也包括市区部分居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至在美国流行这样一个说法:典型的美国人除了家和工作地点外,消磨时间最多的地方就是购物城(注:加里欧指出,这种新的模式代表了今日美国“城市化的要诣”。见Joel Garreau,Edge City:Life on the New Frontier(New York,1991),p.223.)。此言略嫌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毕竟揭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和研究课题。本文拟侧重从郊区化和零售业的关系,分析购物城的兴起及其影响,并希望藉此引起我国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注意和更深入的探讨。

      一

      购物城(Shopping Mall)一般也称为购物中心或商城。它的兴起,是美国郊区化的特定现象。

      郊区的横向扩展,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在二战后呈现出更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主要表现是郊区人口的增加和地域的扩大。战后郊区人口增长呈直线上升趋势。在1940-1980年间,郊区人口由2020万增加到1亿,由不足中心城市人口的二分之一到后者的一倍半。[1](p221-222)划时代的年份是1970年。这一年全国郊区人口超过居住在市区内的人口,形成继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以来的又一次历史性转折。[2];[3]

      这一现象在各大都市区尤为突出。1950-1980年间“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的80%以上发生在郊区”,到1980年,美国15个最大的大都市区中,郊区人口占大都市区人口的比例除休斯顿外全部在50%以上,其中波士顿、匹兹堡和圣路易斯达80%以上。郊区的扩展使大都市的地域面积不断增大。这种地域蔓延的主要途径是兼并土地。菲尼克斯和圣何塞是两个典型。通过兼并,菲尼克斯大都市区在1950-1980年间面积由17.1平方英里增加到324.1平方英里;圣何塞在此期间地域面积扩展了8倍多,由十几平方英里增到137平方英里。[4](p317)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下列三个因素有直接关系,这三个因素,又在零售业的性质和形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首先,它是城市化到一定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即中心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后,市区空间形成饱和,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口外流、产业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在美国大中城市,自20世纪初开始就出现了居住区分离的现象,二战后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迁往郊区者,自然是以中等收入以上的居民为主。社会地位和收入在郊区体现得最明显。例如,1970年美国市区内中等家庭平均收入只相当于郊区居民中等家庭平均收入的80%,1980年这一比例降到74%,到1983年更进一步降到72%。一位美国学者曾作过计算,美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由市中心区向外每移动一英里就增加8%,到十英里以外就加倍,即每一英里增加16%。[5]甚至波士顿这个被人们认为市中心区改造最成功的城市也是如此。而在其他国家,往往是富人住在市中心区,穷人在外围边缘地带。这自然是零售业不能不关注的巨大市场。人口的郊区化,是引发零售业转移的根本原因。零售业随顾客和消费市场转向郊区。

      其次,郊区化的长足发展,与汽车的普及密切相关。20世纪20年代汽车的普及,对郊区的扩展而言是继有轨电车之后的又一划时代的动力。汽车在填补有轨电车线路间居民点空白地带的同时,还以更快的速度建造新的郊区城镇,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化时代。美国政府多年来偏重私人汽车的发展,而忽视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客观上助长了郊区的扩展。[6](p120-124)1956年,联邦政府又投巨资建州际高速公路系统,掀起高速公路建设高潮。在美国拥有并使用一辆汽车的费用远远低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前汽油和车的价格也很低,致使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以汽车顾客为主要对象的购物城自然随着汽车的增多而兴盛起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购物城的高潮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所以说,郊区的扩展、购物城的兴盛同汽车的使用成正比。而1973年震惊世界的石油危机后,购物城的建造骤然降温,1974年下降了22%,1975年再降41%,则反衬出购物城和汽车业发展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零售业并非原封不动地转向郊区,而是在形式上有了根本的变化,即大规模化,形成购物城。这既与郊区居民的消费水平有关,也与汽车的普及分不开。随着消费者越来越依赖、甚至是须臾不可离开他们的汽车,交通拥挤和停车问题就成为城市的CBD商业扩展的难题。在远离闹市区的高速公路交叉口或最繁忙的路段建造购物城,自然成为一种选择,而且是理想的选择。购物城区别于CBD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为驾车者服务。一般在开车半小时路程的半径内,即可建造一定规模的购物城。可以说,没有郊区化,没有汽车购物,就没有购物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几乎是全封闭的购物城出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