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集团的“企业进化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企业管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物种的变异和进化,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三毛集团认为,新世纪乡镇企业要进化和发展,首先需要突破五个思维瓶颈,确立企业进化和发展的“新思维”。

      产业进化——用聚光镜不用放大镜

      搞企业关键要做强。强的标准就是产业水准要高,产品层次要深,企业素质要好。好的企业不一定是世界500强,但一定是行业第一流。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成倍放大,但永远不可能使物体燃烧,聚光镜没有把物体放大,但却能使物体迅速燃烧。做企业就要应用这种聚集原理,集中有限资源,瞄准一个产业,正确定位,强力聚集,使其燃烧,在某个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

      三毛集团十几年来的发展能力聚集于毛纺产品和技术以及其延伸产品,把自己的本行做强。具体的发展之路,可概括为三靠、三变、三强。“三靠”即:靠粗纺起家、靠精纺发家、靠管理治家;“三变”即:变不公平竞争为公平竞争、变公平竞争为优势竞争、变优势竞争为特色竞争;“三强”即:三毛要成为世界毛纺强者、中国服装强手、行业品牌强项。

      资源整合——造磁铁不造碎铁

      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整合市场资源的能力。磁铁能吸引铁屑,是因为磁铁有它的特殊功能——磁吸力。像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本优势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整合市场资源的磁吸力。同行之间,最好的竞争是无竞争,但无竞争不是不要竞争,而是要营造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避免恶意竞争,各自发展,真正达到双赢。

      今年初,“华夏第一村”——华西村与“中国毛纺巨子”中国三毛集团结成企业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华西村与三毛集团今后将在面料服装、旅游等产业领域以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强强联合,把国内市场竞争的诸多优势转化为挺进国际市场的强大动力。

      竞争法则——惟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对于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企业而言,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拥有世界一流产品和技术的企业,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

      要成为世界性的企业、世界性的产品和技术,就必须依赖高科技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三毛集团多年来依托高新技术,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创造了企业高水平竞争的优势,进入了国内外毛纺产品和技术的“无竞争领域”,形成了在国内领先、国际同步的新产品开发能力。目前,三毛集团的产品拥有12大系列3000多个花色品种。近两年开发并投入批量生产的新风格高支轻薄功能型优质面料,形成了高支毛涤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垄断优势。

      机制进化——自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企业要长久保持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自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必须建立起以利益导向为主的企业自治管理机制,充分体现价值分配的合理化,以此激发员工行为的积极性,使发展环境最优化。使所有员工自主发挥和自我约束的价值评价和分配体系,营造持久原动力,让物质分配,权力分配和荣誉分配作为利益导向并贯彻企业管理始终。

      三毛集团的理念是“帮你成功,促我发展”,只要员工有进取的意愿,公司就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营造成功的环境。为此,三毛集团提倡终身学习制,实行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公司既设有高中班,还与高等学府合办大专班、本科班、MBA班。总裁周建平说:“公司这么做,主要是想营造一个留住人才的大磁场。”每个刚到三毛集团的新员工都会被灌输这样一个理念:公司是充分学习、充分竞争的大擂台,在这个擂台上,不论年龄、学历、资历,只论才能和实绩。于是在三毛涌现了刚当销售员就获奖轿车的“销售状元”;刚到公司就被任命为分公司经理的年轻大学生;到三毛才一个星期就被派到香港培训的木工。员工们则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奉献之情:“三毛把我们当主人,我们把三毛当成家”。自治管理带来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文化变异——文化的多样化与价值观的一元化

      物种的进化在于基因的变异,企业的发展在于文化的兼容和变异。没有兼容性的企业文化是落后的文化。全球竞争需要全球文化,文化的变异和融合,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前提。乡镇企业生于乡镇,长于市场,如果走不出本地人管理企业的“乡村文化”的樊篱,就会作茧自缚,退化消亡。惟有用真正开放的心态,建立民族性和世界性兼容的“新文化”,企业才能保持自己持续创新的能力。三毛集团认为,要瞄准全球竞争一体化,创造企业新文化。一方水土毕竟只能养一方人士,八方人士才能兴千秋伟业。兼容并蓄、多元融合的文化才会使企业发展的基因进化,素质优化。企业要发展,必须引八方之才。

      几年来,三毛集团的本地员工与外地员工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预计到2003年,公司本地员工和外地员工的比例将达到20∶80。这样一来,再让江阴新桥方言做公司的“官方语言”,再让“新桥文化”统治外来文化显然跟不上企业发展的形势。三毛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跳出江南小镇文化的桎梏。必须像发达国家那样兼收并蓄,形成一种“移民文化”,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语言沟通的障碍。因此公司决定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公司工作人员大力推广普通话,让本地员工和外地员工的沟通与磨合从语言开始,并积极倡导学外语、用外语,加快“移民文化”的迅速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