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订出乡镇企业格局调整规划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机电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报讯 农业部日前发布了《乡镇企业发展“十五”计划》,为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规划了蓝图。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实际情况,《计划》确定了乡镇企业的区域发展目标——

      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将加快发展和提高,以提高为重点,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并注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档次和附加值。这一区域将加大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行业和产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中的品牌产品、深加工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力争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上海等省市为龙头的乡镇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批在行业或地区名列前茅的骨干企业。

      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将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有选择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一区域将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引进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和适销对路的产品;紧紧把握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契机,加大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力度,发展为其配套的产品。争取到2005年在乡镇企业增加值中,中部地区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力争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一批规模适度,在产业或区域上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

      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要加快发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契机,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子,加大外引内联的力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招商引资能力和力度;边疆省区以繁荣边贸为切入点,采用合作生产、合作贸易等多种形式,提高边贸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经济协作,联合开发矿产资源和棉花、毛皮、林产品、中药材等农副产品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基地;有计划地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争取到2005年在乡镇企业增加值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有一定提高,力争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逐步使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新闻背景

      乡镇企业园区: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各类乡镇企业园区约有1万个,乡镇企业聚集在小城镇和工业园区的比重已达20%,其中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0%,乡镇企业职工转移到乡镇的比重也达到了20%。

      企业聚集度:东部地区乡镇企业聚集度达到30%。东部乡镇企业起步早,数量多,规模大,对集中发展问题认识也早。东部地区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已经下降到30%以下,小城镇也由计划经济时期单纯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工业品下乡中转站,转化为农村社区的经济中心、人才中心、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

      地区分布情况:浙江省主导产品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一级“块状经济”306个,“小而专”、“小而特”的小块状经济800个。北京市已逐步形成乡镇一级工业小区,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一级办工业大院。广东省则是依靠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通过聚集大批名牌乡镇企业,把专业镇建成现代化、专业化、有产业特色和优势的中心城镇。

      技术应用:力争通过十多年的努力,骨干企业普遍采用国际同期的先进适用技术;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乡镇企业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

      名牌产品:“十五”期间计划形成500个部级名牌产品;大中型乡镇企业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品种、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和产品、节能降耗、安全生产、治理污染、职业卫生、清洁生产、减轻劳动强度、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人才队伍:到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职工密度达到5%,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密度达到4%。人才结构、数量和职工素质要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