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中的集群现象及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明然,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叶建木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原文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内容提要:

民营企业集群是指民营企业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联盟体。分析了民营企业集群及特征,剖析了其存在的内在机理,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F27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48(2001)08-091-02

      集群(aggregation),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是指由于环境的、社群的或行为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个体在群体中的集聚。在现实经济社会中,从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到湖北武汉的“汉正街”;从美国的“硅谷”到中国的“中关村”,企业在某一地理空间的集聚,具有与生物体的集群十分相似的特征,国内外学者称之为企业集群。在我国,组成集群的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中小企业。当前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一支生力军,研究民营企业中存在的集群现象,对推动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民营企业集群及特征

      民营企业集群,不仅仅指经济区位理论和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企业在某一地理区间上的简单集聚,更重要的是指民营企业为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一种联盟体。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集群现象,具有以下特征:

      (1)民营企业集群的出现或产生具有自发性。从国内外企业集群产业的动机来看,具有比较明显的自发追求生存和经济利益的特性。“比较优势”原理适用于解释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出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企业具有地理区位上的优势,具有原材料、劳动力、市场销售环节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时,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裙带关系的拉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就会自发地促使企业集群的产生。浙江绍兴的“绸布城”、永康的“五金城”带有明显的以上特征。

      (2)民营企业集群内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双赢”关系。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与企业之间、同行与同行之间已经不是一种传统的“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双赢”关系。我国民营企业由于有很强的人文关系为基础,这种“双赢”关系较国有企业更容易形成。

      (3)人文和感情是民营企业集群的聚集剂。民营企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之间所形成的长期关系一般不用契约或合约来维持,而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临外来竞争者时,拥有独特的优势,人文和感情成为民营经济集群的聚合剂。

      2 民营企业集群存在的内在机理

      (1)组成民营企业集群的个体具有最有效的产权安排。根据现代产权理论,当最终所有权和委托代理权合一时,或者说当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合一时,企业的产权安排是最有效率的。在这种产权安排下,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就是企业的最终所有者,企业的剩余控制者就是企业的剩余索取者,企业就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就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代理成本为零,经营者必然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经营企业,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个人业主制企业具有这样的产权安排。从我国组成企业集群的个体来看,绝大部分是个人业主制式的私营企业,因此,从现代产权理论分析,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存在首先在于组成集群的企业个体具有最有效率的产权安排。

      (2)民营企业集群具有“外部经济”。马歇尔在分析为什么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时论述道“当一种工业已这样选择了自己的地方时,它是会长久设在那里的;因此,从事同样的需要技能的行业的人,互相从邻近的地方所得到的利益是很大的。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不久,辅助的行业就在附近地方产生了,供给上述工业以工具和原料,为它组织运输,而在许多方面有助于它的原料的经济。”马歇尔据此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即“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内部经济”是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而“外部经济”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而获得。

      (3)人文因素是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化的根源。迈克尔·波特称小企业集群为钻石系统(diamond system)。而连接企业之间的“键”就是人文关系。维系这以人文网络的核心就是“信任”和“承诺”。台湾学者赵蕙玲的研究表明,企业集群经济网络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同宗、同姓、同乡、同学、同道、同好等),也就是说,在建立企业间的协作关系之前,往往就已经存在亲属或朋友式的关系,而且这一比例高达60%以上。

      3 民营企业集群的启示

      3.1 民营企业集群应该加以充分肯定和扶持

      (1)民营企业集群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贡献。仅以浙江省为例,1995年,浙江省小企业个数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部工业的99.78%和76.5%。另据测算,1998年该省23个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的经济强县的小企业集群产值平均占工业总产值的43.6%,比66个县市区的平均水平高出6.2个百分点,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1996年,该省农民人均收入3463元,仅低于上海、北京,居全国第3位,财政收入居第4位;同时,民营企业及集群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的就业,促进了城镇化建设。

      (2)民营企业集群具有强大生命力。首先表现在组成集群的民营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仅以1989年以来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为例:1989年,我国私营企业共有90581户,1998年增至1200978户,增加了13.3倍,平均每年增长33.3%;从业人员由164万人增加到1710万人,增加了10.4倍,平均每年增长29.8%;注册资金由84亿元增加到140亿元,增加了85.7%,平均每年增长64.0%;其次表现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取向方面,各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建设各种形式的开发区,这种政策取向的本身就是对集群经济强大生命力的现实证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