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衰败的民营企业家族制度诠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改革》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红高粱”衰败引发的联想

      红高粱快餐连锁店于1995年初在郑州成立,到2000年底因该企业负责人乔赢涉嫌巨额非法集资被捕而垮台,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经历了一个由白手起家,从一个不足100平米小店,发展到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分店,后又败于资不抵债的痛苦辛酸历程。其间曾有过被国内外众多媒体连续报导和转载的辉煌,也曾有过计划在世界各地开办上万家分店并与麦当劳一决高低的二次创业的美好宏图,但却未能迈过转型期的门槛。至于乔赢败北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将其归因于盲目听信专家关于“连锁经营靠迅速扩大规模取胜”的理论,有人认为败于过分迷信快餐业的电子商务化,还有人认为输于骄傲自满、狂妄自大。我们不禁要问:真是毁于一念之差吗?实际上,其看似偶然的失败中孕育着必然,根本问题是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也就是民营企业的家族制不能适应企业二次创业对企业制度的内生要求。

      家族制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家族制企业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一同诞生,曾盛行了数百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日渐衰落。它是一种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企业经营决策权由业主本人垄断,用个人说了算代替科学的决策机制;二是排外倾向严重。家庭成员或亲戚控制和把持着企业中所有的重要岗位,外来员工受到排挤;三是以亲情替代管理。业主对生产要素、员工、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常呈现为个人化和情绪化,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依;四是任人唯亲。企业录用新员工的标准是血缘关系的亲疏程度,更看重所谓的忠心耿耿而忽视专业知识和才华;五是企业行为短期化。企业并没有长远目标或有目标也不尽全力去实现,业主的投机心理极强,渴望获取暴利。

      我国的家族制民营企业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其后伴随着改革市场取向的深化而获得快速发展。这是因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市场环境,为家族制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家族制这种企业制度安排,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特定条件下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毫无疑问,家族制企业大都是从个人企业演进而成的,从个人企业到家族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一是个人企业控制权积聚于一位强人之手,而家族企业控制权分散于家族主要成员之间;二是个人企业的资金实力、生产规模远不如家族企业;三是个人企业经营决策的高度随意性使得其经营业绩极不稳定,经营失败的概率很高;四是个人企业经营方向变换频率大大高于家族企业;五是个人企业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上的个人垄断,导致一个人的错误就是企业的错误,企业内外部没有任何力量能及时纠正这一错误行为。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家族制企业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是因为:其一,家族制企业作坊式生产比较好地适应了当时市场对产品数量的低要求。在市场经济初期,规模经济的竞争优势尚未显现出来,企业规模与获利空间大小并未有直接关系。其二,家族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产权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业主的扩张欲望。在当时市场竞争对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要求较低的条件下,两权合一的产权制度的内在缺陷不显著,相反,其没有委托代理成本的优势却得以充分发挥。其三,家族制凭借亲缘关系和伦理道德构建起一个极具凝聚力的企业内部网络,这一方面大大降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可以采取非市场手段来利用市场不完善的漏洞。我国有些家族制民营企业就是靠家族成员之间的彼此忠诚,来共同利用政府政策的某些空隙甚至违犯法规而没有被发现或查处。

      但是,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市场环境的某些根本性变化(如买方市场的出现)以及家族制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制企业制度的局限性逐渐显现,由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转变为阻碍企业二次创业的制约因素。表现为:(1)家族制的任人唯亲与市场竞争白热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的矛盾。事实上,任人唯亲是家族制企业制度的固有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在企业内形成一种压制甚至欺负外来人员的文化氛围,很难拴心留人,更谈不上为人才提供一种宽松的环境,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又必须公开的、双向的、大范围的广揽人才,家族制企业是无法真正做到这一点的。(2)家族制的独断专行与知识经济下企业必须实施科学管理的矛盾。业主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凭经验和直觉迅速决策的风格,在市场经济初期的卖方市场条件下,有一定的优势,间或可把握住某些市场机遇,但在买方市场形成、竞争环境错综复杂的条件下,这种主观臆断往往会断送企业前程。(3)家族的有限经济实力与现代经营需要巨额资本的矛盾。家族制企业以亲情为纽带形成的投资主体,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求,迫使企业或者放慢发展速度,或者采用其他高风险、高成本的融资手段,从而制约了企业的有效扩张。

      可见,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企业制度,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企业制度的变革必须与之适应。实际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制度比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更重要,技术创新或管理制度必须以有利于己的制度安排为条件。从此意义上讲,制度建设为企业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使企业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规模经济。日本的松下公司之所以能够从白手起家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型跨国公司,从制度层面分析,是因为其企业制度适时从家族制向股份制的变革,顺应了企业发展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