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1)01-0069-03 党的十五大以来,私营工业园区在苏南农村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和蓬勃发展,成为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一、私营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工业园区这种形式发展私营经济,除了有利于吸引大量的民间私人资本,使苏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新的动力源泉外,其积极意义还表现在: 1.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私营企业发展环境 苏南农村地区过去长期是乡镇集体企业的一统天下,私营经济遭受种种歧视性待遇,处于极不公平发展的环境中,私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能力弱。近年来,虽然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得到了苏南农村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大气候也对发展私营经济越来越有利,但不少地区私营经济发展的环境仍不如人意,歧视性的土政策依然存在,私营企业的负担过重,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妥善保护。兴建私营工业园区,不仅可以改善入园私营企业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冲破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的束缚,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营造最适宜私营经济成长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 2.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 以往在乡镇集体工业的发展上搞“村办村有,乡办乡有”、“村村冒烟,处处点火”,致使苏南农村工业企业遍地开花,生产要素低效配置,并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将私营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不仅可以提高基础设施的共享程度,而且为企业之间开展横向联系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发展社会分工和协作,形成各种紧密结合或松散结合的企业群体,产生聚集效益与规模效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行政成本。同时,还能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率,控制污染源的产生,加强对工业污染的监管和整治。 3.有利于带动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苏南农村地区的人均GDP已超过2000
,有些市(县)甚至已超过3000
。按照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达到2000
时,城市化水平应在75%左右[1](p.48)。但苏南农村地区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尚不到50%。农村城市化的滞后不利于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不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扩大农村的市场需求,最终将延缓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小城镇兴办私营工业园区,可以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促进人口向小城镇聚居、就业,搞活城乡流通,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丰富和完善小城镇的功能,使小城镇在苏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牵引作用。 4.有利于实现社区政府职能的转变 乡镇集体企业在实行大规模转制后,社区政府职能的转变已成为农村经济改革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私营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私营工业园区的管理上,社区政府一般只负责制定规划,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各种社会服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活动,并不直接经营企业或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一新型管理模式的成功运行无疑会对社区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变产生积极影响。 二、制约私营工业园区发展的因素 私营企业向工业园区的聚集将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 1.企业搬迁和进驻成本 老的私营企业和近两年由乡镇集体企业转制而成的私营企业向私营工业园区聚集的难度较大。因为企业的厂房及其配套设施等固定资产在迁移时难以通过转让收回成本,损失较大,并且还需要在新址上进行再投资。这种资金代价,在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是一般私营企业难以承受的。至于外地民间资本,由于农村私营工业园区座落在乡镇和中心村,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体系、人员素质、政策的连续性等均远不如邻近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因而往往只把落户农村私营工业园区作为次优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私营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依靠本社区的新办私营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本来源。 2.税费负担水平 较低的税费负担水平是吸引私营企业入园的重要条件。然而,目前苏南农村各社区政府债务包袱沉重、财源不足,不仅无力长期给入园私营企业较有吸引力的税收优惠,而且许多地方举办私营工业园区的主要动机是借地生财,开辟财源。社区政府为了在短时间内回收建园成本和获得盈利,势必会对入园的私营企业收取较高的费用。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即使考虑一定的税收优惠,入园私营企业的税费负担水平较之非入园私营企业的税费负担水平降低幅度相当有限,这无疑会减弱私营工业园区的吸引力。 3.外部经济收益预期 私营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可获得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行政成本等外部经济收益。但是,由社会分工和协作高度发展所引起的聚集效益与规模效益却难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因为,现阶段小城镇优秀人才稀缺,信息量少,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技术落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深入发展社会分工和协作存在着诸多困难。这种状况必然会降低私营企业主的外部经济收益期望值,影响其入园的积极性。 此外,私营企业主浓郁的乡土情结以及社区政府与私营企业在利益上的联系也会阻碍私营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对私营工业园区的发展构成制约。苏南农村私营企业主大都土生土长,文化及管理素质偏低,发展意识不够强烈,他们习惯于在社区熟识的环境中生活和办事。另一方面,私营企业又与社区及其成员在经济利益上息息相关,若迁移到工业园区,就会减少社区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因此,社区政府从其利益出发必然会对私营企业外迁设置各种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