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1)03-0068-04 一、关于民营企业性质的若干观点及评价 在国外,“民营”的基本含义是指“民间经营”,即非官方的组织运营活动,而对民营企业则没有特别的界定,较为常见的是二次大战以后美、法、德等国曾出现的所谓国有企业民营化浪潮。正因为在绝大多数国家里,民营经济涵盖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民营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所以他们研究的经济即指民营经济,若要特别提出研究的倒是国有经济了。而在我国,伴随着1978年以来的改革,民营经济应运而生,从初期的农村联产承包制、城镇个体户,到80年代初具规模的私营企业,再到90年代更大规模的股份制民营企业,都可以纳入民营经济范畴。因此,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历史来看,我们通常称之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之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在中国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特殊概念,而且是一个过渡性概念。笔者坚信,随着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从竞争性领域的逐步退出,民营企业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许十年以后,对民营企业专门研究的使命也就结束了,而在此之前,对民营企业的研究还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进程。 上述观点的阐述将帮助我们认识民营企业的性质,并对目前广为流行的几种观点进行评价。 1、回避或模糊处理。 这是许多人首选的方法。回避就是不对民营企业性质作任何解释与分析,把它作为一个新名词,拿来就用,甚至还发明了一个更新的名词“民营科技企业”。所谓模糊处理主要指不对民营企业本身进行研究,而是以民营经济这一大概念来替代民营企业的研究,大而糊之。从现有的信息资料检索发现,这方面绝大多数的已发表论著和文章以民营经济冠名,实则讨论民营企业问题。这种研究取向是十分有害的,其结果是对民营企业的研究停留在对现象、问题进行表面的归纳、分类上,而不能深入地从本质上认识民营企业。 2、从所有制出发的解释。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所有制性质来区分不同的经济成份,对民营企业进行概念界定时,同样需要从其所有制归属角度入手加以分析,从而明确其基本的涵盖范围。以此推论,由于过去十年中,非国有经济成份发展很快,民营经济的主体成份是非国有企业,所以民营企业即指一切非国有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无上级主管的民办集体企业,自然人和法人共同发起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参股但不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三资企业。 3、从经营者角度的解释。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民营企业不是一个所有制概念,而是一个经营性概念。民营是一个与官营相对的概念,基本质在于“非政府、非官方”直接插手的自主经营。由政府直接占有并且直接插手、直接委派干部经营的企业是官营企业,而民营企业强调由“民”(即社会经济人,包括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和居民个人)去“主营”,即由民去自主管理、自主经营。因此,民营与私有之间没有必然一致的关系,民营既包括民有民营,也包括国有民营。个体、私营、合作制、集体所有制、外资企业,以及实行承包租赁、股份制的国有企业都属民营企业范畴。 以上三个观点中,第一个是不负责任的,显然是不可取的。后两个观点在理论上的分歧是主要的,而实践中的差别并不明显。因为从目前来看,以承包制、租赁制为主的国有民营企业在经济中的比例并不大,随着国企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0年代盛行的国企承包制和租赁制大都已被规范的公司制替代。从经营者角度的解释代表了当前主流的观点,多数抱此态度。尽管它避开了仍然敏感的所有制讨论,在理论上和观念上较易被接受,但对于民营企业这一新生事物的理解,如果不从所有制,即产权制度出发,是无法揭示其本质特征的。正如当初对国营企业的理解,如果没有观念的转变,是不可能演变为现在国有企业概念的。这对民营企业性质的认识是一个成功的示范,相信经过一段时期后,人们终将接受民营企业即民有企业的概念。 二、民营企业性质——交易费用分析 科斯在1937年发表了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确立了现代企业理论基础。科斯认为,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在企业内部,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在科斯看来,企业、市场、政府是从事一项经济活动的三种不同制度安排,三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替代的基本准则是:当产权调整后所得的利益大于产权调整的成本时,产权制度安排才会进行调整。将此结论作一推广,我们可以将民营企业性质作这样的定义:在企业制度范畴内,民营企业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其实质是对国有企业的替代,其核心是产权调整。 在国企改革实践中,随着国企正有步骤地从竞争性领域逐渐撤出,民营企业的替代实际上已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能否成功替代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和质量。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替代,是一种产权调整,当产权调整所得的利益大于产权调整的成本时,这种替代才是合理的。下面我们可以对这一产权调整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进行一般分析,这有助于我们认识这种替代的合理性与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