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出口结构偏差效应分析

——以浙江为例

作 者:
吴钢 

作者简介:
吴钢,男,1968年生,经济师。现任浙江省化工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杭州 310009)

原文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私营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浙江省私营企业出口结构及私营企业出口变动对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指出其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并指出应以提高出口质量为主线来调整私营企业出口结构。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几年来,随着制度环境的不断改变,我国私营企业出口迅速发展。1999年,全国集体私营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戴“红帽子”的私营企业)出口增幅达到30%,高于同期全国外贸出口增幅24个百分点,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支有生力量。私营企业出口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制结构,而且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的演变,进而对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国沿海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私营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浙江省私营企业出口结构及私营企业出口变动对于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本文的结论对后发省份具有借鉴意义。

      一、私营企业出口结构特点

      (一)出口产业结构特点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是以第三产业的迅速兴起为主要表征的。在第三产业中私营企业的集聚度最高,高达57.3%;第二产业约为29.6%,第一产业仅为23.1%。私营企业的运动周期则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此相对,由于国际资本的产业分配结构和原始积累的“先凝效应”,第三产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第一产业次之,第二产业的进入相对比较容易,而且后发选择性也比较大,因此,我国私营企业出口产业结构运动具有逆国内产业运动周期的特点,后者即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1.出口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截止1999年12月,浙江省累计批准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私营企业43家,第二产业集中度达100%。据对随机抽取的50家样本企业的估测, 1998年,浙江省私营企业约有7%从事出口业务(包括直接出口、 间接出口及从事出口配套业务),即大约7000家私营企业涉足国际贸易。其中,挂靠国有外贸公司的贸易企业占20%,从事服务性出口(含挂靠国有外经公司从事劳务输出、文化输出)企业占2%, 从事技术性出口(含专利向境外转让、咨询信息)企业占2%,建筑业企业占2%,工业企业占70%,农林渔业企业占4%。从企业个数上看,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72%和24%。1999年, 私营企业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比重没有什么较大变化,总体比例仍为7%,总数约10000家。其中,挂靠国有外贸公司的贸易企业占16%,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从事服务业出口企业占2%,从事技术性出口企业占2%,建筑业企业为2%,工业企业占76%,农林渔业企业占2%。出口产业结构进一步向第二产业集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变为 2%(下降2个百分点)、78%(上升6个百分点)和2%(下降2个百分点)。2000年 1月至6月,全省从事出口业务的私营企业比重有所提高,达到9%,即 13600家,比上年增长36%,出口产业结构没有明显变化。显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私营企业出口产业将继续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2.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

      从第二产业内部构成看,私营企业出口产业结构绝大部分集中在工业部门,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私营企业工业集中度连续两年高达100%,抽样企业工业集中度从1998年的70%上升到1999年的76%,是各产业部门中唯一呈增长态势的出口部门。建筑业所占的比重不大,而且还有所下降。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私营企业中,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业企业占49%,轻工工艺工业企业占9%,粮油加工工业企业占6%。对抽样私营出口工业企业分析,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占36%,轻工工艺工业企业占40%,粮油加工工业企业占0%,两者基本吻合。由此可见, 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是私营企业出口产业的集中点。

      3.轻加工工业比重偏高

      按抽样企业估测,1998年和1999年,在出口工业部门内部,加工工业比重均在96%;在出口第二产业内部,加工工业比重达96%;在整个产业结构比重中,加工工业也占到69%。1998至1999年纺织业、日用品、工艺品、粮油加工等轻加工工业平均比重又占到80%以上。

      (二)出口产品结构特点

      我省私营企业出口产品与两个因素呈现紧密正相关关系:一是与浙江省产品生产结构呈现正相关关系。二是与国际市场产品需求弹性呈现正相关关系,运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凯文的“贸易供给与需求弹性”公式计算,我省私营企业出口商品供给与国际市场需求弹性偏差系数约为0.25,而我省平均企业出口商品供给与国际需求弹性偏差系数约为0.37,私营企业明显优于平均水平,也明显好于国有企业。 但私营企业出口商品供给与国际技术需求弹性偏差达0.8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81,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78, 显示我省私营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现实市场适应度较好,但发展前景堪忧。

      1.传统型产品比重明显偏高

      抽样企业调查表明,私营企业出口产品大部分是具有一般比较优势的传统商品,如服装、工艺品、陶瓷等传统产品。即便在服装产品中,也是皮革服装、工作用装、汗衫等“传统中的传统”商品唱主角。可以明显看出,私营企业出口产品与私营企业发展初期的产品发展轨迹相一致,也是接受了国有外贸企业的产品转移。私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出口产品的趋同率高达18%,地区与地区之间私营产品出口趋同率更高达43%(由于嘉兴、丽水缺少选择样本,因而该数据是不完全趋同率),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出口产品趋同率也达到11%。

      2.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