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育与当代美学建设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济喜(1956-),男,上海市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2

原文出处:
《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有悠久的审美教育传统,它从礼乐文化派生而来,体现出深厚的人文精神传统。中西方美育传统之一致在于对人的综合素质之培养。如果没有人文关怀,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之间的精神纽带就会断裂。当今中国美学出现的低迷状况,主要由人文精神迷失所致,美学未能从工具论的价值观中走出来,当代美学建设应积极借鉴我国传统美育思想资源。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78X(2001)05-0067-05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审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块。中国的传统美育是从礼乐文化中派生出来的。礼乐文化兴起于西周初年,是周代统治者有意识地继承夏商二朝文化而建构的治国方略。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商朝灭亡教训的过程中,将制礼乐作为德治的重要举措,来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传统后来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中得到了全面展开。传统美育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儒、道、法、墨诸家有影响的美育理论,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美育的基本价值观念与思想方法。传统美育作为一种美学观念与教育文化范畴,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与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息息相关,表现出我们民族文化中的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对人格境界的不懈追求,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探寻,对道德理想的自我完善。它是介于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之间的一座桥梁。在今天我们对传统美学资源进行研究时,对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反思与开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

      一

      美育是伴随着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生而形成的,它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潜在或显在的审美意识来对自身进行教育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从广义来说,它也是人类审美活动与教育活动的一部分。人类的审美活动,是随着人类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不断深化之后的产物。在审美活动中,人类自由自觉的本性得到施展,人与外界的受动与功利关系被提升为一种超越功利的关系,审美使人的主体性与外物得到了统一,创造出新的人生境界即审美境界。就这一意义来说,审美对于人性具有解放的意义。因此,包括美育在内的人类审美活动也就天然地具有了人道主义的含义,它与理想人格的建设相关联。但美育与一般的审美活动有所不同:它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意识的审美活动与教育活动。在人对现实之美与艺术之美进行审美观照时,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得到不同形态的心理感受(或愉悦或痛苦,或感动或悲凄等等),从而也就产生了对主体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就是所谓美感心理。这种心理感受会指向人的伦理观与认识观,促使二者在美的境界中获得统一与升华。就这一点来说,任何审美都具备教育的成分,尤其是文艺作品中,包含着审美价值、认识价值与教育价值,三者的比重因作品不同而有异,但是这三种成分都是少不了的。在文艺创作中,一般说来,无意识的成分越大,作品的价值往往越高,中国古代文人倡导“感兴”即是从这一点上去说的。但美育与这种文艺创作不同,它是人类主动地运用美的事物来对接受对象(他人或自己)进行熏陶,是人类自我意识在审美活动中的一项创举,它比诸普通的审美活动,更能体现人类追求自我完善的特性。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用美育来对人的精神与体态进行培养,注重从人格的角度来开展美育。古希腊的教育制度中包括缪斯教育与体育。所谓缪斯教育也就是综合性的文学艺术教育,体育则用来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使人的体态具有美的观赏价值。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卜克内西曾说:“什么是教育?照希腊人的经典定义,就是个性所体现出来的美与善,是发展一切德行。”(注:转引自〔前苏联〕索科洛夫《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概论》(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3页。)1977年出版的《杜登(DUDEN)德语大词典》中曾将古希腊这种基于人格完美之上的教育称作为人道主义的来源之一:“人道主义:1.(教育用语)(基于古希腊罗马的教育理想的)在人的尊严意识支配下的思想和行动,以谋求纯真的人性。”词典编纂者认为人道主义首先是从古希腊的教育用语发展而来的。从这些资料来看,美育与人格建设紧密相关,在古希腊年代就表现得十分明显了。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对文艺不重视,宗教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教会却很会利用教堂建筑、教堂音乐、教堂壁画来对芸芸众生进行宗教美育与熏陶,培养人们的宗教感情与虔诚信念。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将宗教世俗化,同时,人文主义的教育注重对理想人格“完人”的培养,当时的课程中包括着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强调音乐与图画对儿童心理与人格的培养,主张“从游戏的快乐中来学习”的思想,实际开启了席勒的美育思想。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更是主张自然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具理性对人的本质的裁割,强调触觉及其它与审美感官相关的教育,目的也是对儿童及成人的本质与人格的全面教育与发展,以抵制当时社会对人的本性的阉割,批判资本主义对人格世界的扭曲。18世纪末的德国文学家席勒更是在划时代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带来的较之农业文明社会更为剧烈的人性的肢解以及人格的分裂,认为解决这种社会问题与人格分裂的途径便是通过审美教育,使人从现实社会的压抑中解放出来,使人格得到和谐完满的统一。席勒学说的意义,在于他从主动与自觉的高度将美育与人性及人格的完善与完美融合起来,并且将它作为克服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顽症——感性与理性的日益分裂的必由之径。后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着重谈到了审美活动是人的自由自觉本质力量的显现,是消除资本主义对人性与人格异化的创造活动。由此,审美教育作为人类自觉的审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指向是人格建设,是人文精神的荟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