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析哲学到实用主义

——当代西方美学的一个新方向

作 者:
彭锋 

作者简介:
彭锋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00871

原文出处:
《国外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当代西方美学受到分析哲学的强烈影响。甚至可以说,当代西方美学的主流,就是以分析哲学方法讨论艺术问题的分析美学。在受分析哲学统治差不多近半个世纪里,美学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严重地萎缩了。美学的真正复兴似乎还没有来临。其主要原因是,分析哲学仍然阻碍着美学的发展。美学的真正复兴,必须首先将其从分析哲学中解救出来。突破分析哲学的统治,寻找新的哲学方向,成了当今英美美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其中新近发展起来的新实用主义美学,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当前英美美学的一个新的凝聚点。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分析哲学对美学的抑制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分析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专门针对美学问题的,甚至可以说,它的科学主义倾向与美学的性质刚好相反。分析哲学对美学的侵入或者美学对分析哲学的依傍,可以说是20世纪西方学术史上的一个不幸事件或者说一段弯路,这种说法是不是显得过于大胆和鲁莽?

      先让我们来看看现象的层面。分析哲学在20世纪一路高歌猛进,几乎在所有的哲学领域都掀起了一场革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美学是一个例外。如果说,在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中,都有分析的大师和杰作,在美学中则根本找不到这样的标志。在分析哲学的主要先驱摩尔、罗素和维特根斯坦那里,美学,如果说有的话,也只占极其次要的地位。罗素根本不关心美学问题,或者说根本没有谈及美学问题。摩尔虽然涉及一些美学问题,但只是在跟伦理学相关时附带提及的,美学并没有成为他分析的中心。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后来分析美学的发展似乎完全忘记了这位分析大师极其难得的美学思考。至于维特根斯坦,虽然后来的分析美学常常从他那里得到启发,但他的思想“却十分概要化,组织松散,并且基本上基于死后出版的从演讲中记录下来的抄本”。(注:Shusterman,R.2000,p.200.)正如沃尔特斯托夫(N.Wolterstorff)所提出:“20世纪分析哲学的光辉并没有光临艺术哲学的领域,这是毋容争议的。如果一个人去寻找分析哲学最伟大的成就,他必须到别的地方去寻找。……绝大多数分析哲学的名流都根本没有将时间花在对艺术的思考上。至于那些仍然保持对艺术思考的分析家们,他们的这种思考很少成为他们哲学工作的中心。艺术的分析哲学的耕耘差不多整个被遗弃为次等的和低级的角色……分析哲学的闹市从来没有光临艺术哲学的领域。”(注:Woltrestorff,1987,p.32.)当然,如果说分析哲学根本没有光顾美学或艺术哲学领域,显然是不公平的和自相矛盾的,因为毕竟存在所谓的分析美学,存在大量有关艺术的分析的作品。实际的情况是,充斥美学的多为二流的分析家,或者一流分析家的二流作品。

      分析哲学在美学领域中的这种意外的贫困,究竟是源于分析哲学自身的缺欠,还是审美、艺术本身不提供分析所需要的问题?显然,将分析美学的贫困归结为审美、艺术领域没有分析的必要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恰恰相反,20世纪的艺术最需要哲学反省,艺术从来没有像20世纪这样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20世纪的艺术不仅需要哲学反省和总结,而且自身主动向哲学靠拢,抽象艺术、概念艺术等新的艺术现象的出现,表明艺术已经在积极主动地承担哲学思考的任务。黑格尔的艺术最终为哲学所取代而终结的预言,似乎有一半变成了现实:艺术变成了哲学;没有实现的另一半是:艺术并没有因为变成了哲学而消失。艺术不仅没有因被哲学取代而消失,反而因进入哲学而获得新生。如果说,分析美学的贫困不是出于审美、艺术自身的惰性或缺乏激起哲学好奇的新异程度,那么问题就出在分析哲学上。应该对分析哲学自身进行分析。

      二

      尽管对分析哲学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两方面来对它作出简括的把握:首先,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分析哲学主要集中于对以往的哲学、科学等语言形式进行语言分析,通过分析,甄别有意义的表达和无意义的呓语,从而对它们提出批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分析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批判哲学。其次,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分析哲学认可一种绝对的、纯然的真理,一种元语言的、元逻辑上的真理。这种本体论上的假定,构成分析哲学对其他语言形式展开批判的工作原则和根据。在任何一种分析哲学中,都具有这两方面的意义,只不过在更多的时候,分析的方法表现为显性的,而元语言、元逻辑真理的主张表现为隐性的。

      这种样式的分析哲学,对美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者在这种形式的哲学中,美学会呈现为什么样子?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考察分析哲学是怎样进入美学的,或者考察分析哲学究竟有哪几种进入美学的途径。(注:对分析哲学进入美学的几种途径的分析,参见Woltrestorff,1987。)

      分析哲学进入美学的第一条途径是对艺术批评进行分析。(注:比如著名美学家比尔兹利(Monroe Beardsley)就明显持这种观点。在他的名著《美学——批评哲学中的问题》中,他明确地说“如果没有人谈论艺术作品,在我提议的对这个研究领域的规定的意义上,就没有美学问题。只要我们在沉默中尽情欣赏一部电影、一个故事或一首歌曲——也许除了偶尔的咕哝或叹息、恼怒或愉快的低语之外——根本没有哲学的需要。但是一旦我们说出了一个关于作品的陈述,就产生了种种不同的问题。”“因此,在这本书中,我将视美学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探究:它关注批评的本性和基础——在这个术语的宽泛意义上——正如批评自身关注艺术作品一样。”哲学美学只是“处理批评的陈述的意义和真理的问题。”(Beardsley,Monroe,1958,Aesthetics: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ism,New York,Harcourt,Brace & Co.,p.1,pp.6~7.))如果我们将分析美学的这种动机与其他领域中的分析哲学的动机对照起来,分析美学采取这种路径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比如,在分析哲学对科学语言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事实和科学语言的区分的假定。物理学是物理事实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分析哲学不会去分析物理事实,而是分析物理学,分析物理学的表达形式。形而上学是对某种形而上学的事实(如果有的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分析哲学不去分析形而上学所独断的事实,而是分析形而上学,分析形而上学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此等等。任何一种事实都有与之相关的“学问”,分析哲学不是去分析与“学问”相关的事实,而是分析“学问”本身,分析学问本身的语言表达式。分析哲学对“学问”的分析,不是依据“学问”相应的事实,而是依据语言本身的逻辑。根据分析哲学的本体论主张,任何一种语言如果自身违反了语言本身的逻辑真理,无论它是否符合(当然是不符合)它所描述的事实,都必然地是假的。任何一种语言如果本身符合语言的逻辑真理,它一定与它所描述的事实相一致。尽管这种分析哲学的前提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对它的批评显然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不过我要继续论述分析哲学选择艺术批评作为分析对象的根据已经完全充足了。依据这种事实和针对事实的“学问”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区分,艺术作品被视为美学事实,艺术批评被视为美学语言;再根据分析哲学只分析语言不分析事实的原则,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分析哲学选择艺术批评作为分析对象的思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