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美学的三大范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鼎生(1955-),山东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广西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美学、山水美学、美学史、美学原理研究。 广西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家》

内容提要:

人类美学的审美范式由古代的依生之美经由近代的竞生之美向当代及未来的整生之美转换,带动古代和谐理想向近现代的自由理想转换,并走向当代和未来的美生理想。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1)05-0005-08

      人类美学或曰世界美学的提出,意在探索最为普遍的美学规律,意在把各民族美学的共同性,升华为世界美学的普遍规律,把各民族美学的相异性,看作是对美学普遍规律不同本质层面的占有,看作是美学普遍规律的具体化,看作是人类美学规律系统受普遍性层次规范的类型性、特殊性、个别性层次。一句话,人类美学的研究,是包容并超越比较美学的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的一体化研究、整一化研究。

      清理人类美学的发展形态,会使人类美学的研究更具清晰的框架性。著名美学家周来祥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率先提出了美和艺术的三大历史形态:古典和谐、近代崇高、现代辩证和谐,颇有高屋建瓴之感。周先生是从审美理想、美学主潮的角度审视世界美学的历史进程的,显得精当简约,可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美学范式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美学最为普遍的共性、最为基本的特性、最为集约的精神的范畴,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美学跟另一个时代的美学整体区别的范畴。它作为最高、最普遍的美学规范,要求一个时代的美学,不管是主潮形态的,还是支流形态的,不管是理性色彩浓郁的审美理想,还是感性特征突出的审美欲求,都要接受它的制约,因而有着最广的普适性。正因此,研究美学范式的历史转换,可发现人类美学的普遍规律,并能为美学主要规律、基本规律的形成寻求机制。

      人类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依生之美、竞生之美、整生之美三大范式,并分别和人类的古代社会、近现代社会、当代社会相对应。

      一、依生之美

      审美范式意义上的美,意义广泛而整一,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美的存在形态,还有美的欣赏形态、美的创造形态。也就是说在美的欣赏与美的创造活动中,欣赏者、创造者与对象构成了一种更高的美态,更广大、深邃的美场,或者说,审美与造美的本身就是美,是审美场和造美场的美,是美与欣赏及美与创造复合、综合共生而成的美。

      在世界古代,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依生之美的范式,具有普遍的意义。

      美是主客体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主客体的关系,特别是两者对应性自由实现的关系,构成了美的矛盾结构和组织形式以及生态过程。因上述关系的不同,导致矛盾结构、组织形式、生态过程的不同,造就了不同范式、范畴、形态的美。在依生之美的矛盾结构和组织方式以及生态过程中,客体占据着本体、本源、主导的地位。首先是客体潜能的自由实现,表现为衍生和派生主体,形成客体化的主体,构成客体的对象化世界。其次是主体潜能的自由实现,表现为依存、依从、依同客体,从而使主体更加客体化,最后形成高度客体化的一元整体。矛盾结构、组织方式、生态过程内在地决定了依生之美在本质上是一种客体之美或曰客体化之美。主客体的统一,或曰主客体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只是造就客体之美或曰客体化之美的一种方式与途径。

      原始崇高在远古是一种普遍的审美形态,是弱小主体依生强大客体形成的美。原始崇高的矛盾结构,表现为人与自然对立和人通过异己的力量,消除对立,实现统一。这种异己的力量主要是神。原始先民以巫术礼仪、图腾崇拜方式,通神、悦神、感神、求神,以获得神助和神力,实现与被神控制的自然的协调。原始崇高,作为一种典型的依生之美,在矛盾结构、组织形式、生态过程中表现出它双重的依生意义,首先是人依生、依存、依同神,构成人神合一之美,其次是人通过依生、依存、依同神来实现对自然的依生、依存、依同,即通过人神合一来构成天人合一之美。原始崇高的审美蕴含:人神合一,天人合一,都是人对神、人对自然的依生形成的,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理想、愿望形态的依生构成的。依生之美的范式严格地规范着原始崇高的矛盾结构和审美精神。

      美在主客体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中构成,这里的对应与自由都有平衡与非平衡的差别。古代依生之美的范式,规范了远古原始崇高主客体潜能的对应与主客体潜能实现的自由都是不平衡的。具体说来,客体的潜能即神与自然的潜能,在对应性实现中占据着主体的,支配的地位,有着很高的自由度,主体的潜能即人的潜能则在对应性实现中处于次要的、被支配的地位,自由程度很低。这样,依生之美的范式规定了原始崇高的本质是:在实现的主客对立中,人虚幻地合于神、合于自然,或曰主客体潜能不平衡地对应性自由实现。

      如果说依生之美,作为主体统一于客体的美,在远古的原始崇高那里,这种统一是理想形态的、虚幻形态的,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提高,情形大为改变:在主体依生客体的框架里,在主客体潜能的对应性实现中,主体一方虽不及客体一方自主、自由,但已改变了虚幻地依生、统一于客体的情态,朝着现实地依生客体和更高程度地理想地依生客体的方向发展。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依生之美,范塑古代和谐的审美理想。古代和谐在总体上表现出主体源于、归于、同于客体的生态运动过程和动态组织形式。于西方来说,主要是神人合一的过程,于中国来说,主要是天人合一的过程。西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美学家所描述的宇宙生态过程,不外乎彼岸化生此岸,此岸趋于、同于彼岸的模式。柏拉图说:现实世界源于对理式世界的模仿与分有,主体通过逐级审美、灵感、回忆以及建立理想国等机制趋于、合于、同于彼岸的理式世界,划了一个衍生、回生、同生的宇宙生态大圆圈,完备地展示了依生之美那历史与逻辑统一运动的“活态”结构。古罗马的普罗丁更明确地描述了流溢与回归这一双向逆反的宇宙生态过程,完备地占有了依生之美的本质规定。他认为太一流溢出精神世界,继而流溢出物质世界,形成等而有差的宇宙三大层次,这是顺向的宇宙化生过程。而逆向的回生、同生,则表现为主体超越感性、超越自我、超越下界,心灵趋向理智、趋向太一、同于太一的历程,划出了人源于太一、回归太一、趋同太一的依生之美轨迹。中世纪的美学则以创世与救赎的模式来显示依生之美的范式。上帝造出人与万物,人与万物以耶稣基督为榜样,趋向上帝与天堂,达到与上帝同一,这种神衍生人,人回归趋同神的生态模式,确证了依生之美的本质特征:主客体潜能对应性实现的非平衡自由性。即客体潜能实现的自由度很高,自主自觉的特征突出,主体的潜能实现须依赖客体,并在对客体的依存中获得局部的自由。这种自由是有限的,自主自觉的程度不高。这种非平衡性,导致整体的自由度打了折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