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想象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岳介先(1938-),男,云南省昆明市人,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 伏爱华(1976-),女,安徽省来安县人,安徽大学哲学系99级研究生,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 230039

原文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萨特的想象理论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想象的世界是萨特所追求的自在与自为统一的世界,即美和艺术的世界。人应该立足现实,凭借其想象行动起来,争取更大的自由与更多的存在,这样才能超越现实世界,达到美和艺术的境界。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56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1)03-

      想象理论是萨特美学思想的核心。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不是对实在形象的直接观照,而是在实存中观照虚无、把握虚无。想象物对世界来说是虚无的,对虚无来说它是世界。在萨特那里,想象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认识论范围和审美活动领域,而是表现为人的创造性活动和反抗性行为,成为人们批判现实和超越现实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想象能把人们所希望的美好事物变为现实的事物,使人们从文化发展水平的高度观察世界、思考世界。这种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正是我们今天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创造性想象不是毫无根据的空想、幻想,而是立足于现实的美好愿望和实际行动,是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反映。

      一

      萨特想象论的哲学基础仍是其存在主义。他以“存在先于本质”为出发点,认为世界处于静止不变、充实浑成的状态,是一种纯粹的存在即自在的存在,而人被抛掷到这个世界上来,总觉得与万物格格不入。由于他有意识,便与自身不符,他“是其所非”,又“非其所是”。他想成为自在的存在,但又不愿放弃意识,所以人只能是自为的存在。宇宙间有人存在,并非是一种逻辑的必然,因此人生是偶然的,人是偶然性的存在。正由于此,意识才能从对自在的存在的否定和虚无化中实现自在与自为的统一,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萨特称自己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要求人们在荒诞现实和偶然性存在中积极争取存在的意义、本质和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萨特时代,存在主义已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潮,而成为一种社会运动的原因。

      在美学上,萨特用想象代替哲学中的意识,认为想象的过程就是对自在的存在的否定和虚无化的过程。想象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否定和虚无化而建立起来的意识世界是自在与自为统一的世界即美和艺术的世界。这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在艺术和审美领域中的实践。

      一般认为,美学中的想象包括两层意思,即审美想象和艺术想象。审美想象是指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不是消极地直接观照对象,而是积极地调动和改造由于审美客体的刺激再现出来的过去记忆中的表象,从而丰富和完善审美对象,或创造出新对象的心理过程。艺术想象是指根据对世界的艺术把握来综合和改造知觉表象,从而创造新的存在形象或模型的意识能力。这种能力的物态化活动的结果就是艺术作品。而在萨特那里,想象是一种活动,其结果是创造出一个非实在的对象。在想象和实在之间,有一种相互否定的关系。作为一种意识,它“只能表示意识与对象的关系;换言之,它是指对象在意识中得以显现的某种方式;或者如有人愿意这样说的话,它是意识使对象出现在自身之中的某种方法。”(注: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想象的意识只有在对实在意识的虚无化中才是可能的。这就意味着想象对象的非实存或不在场,“无论想象怎样生动,怎样令人动情或怎样有力量,它所展示出的对象都是不存在的。”(注: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想象不同于知觉。想象是把对象设为虚无,使对象虚无化、非对象化、非现实化,而知觉是把对象设定为存在,是现实的普遍的存在;想象的意识是自发的,它自发地在自己的形象中作出并保持对象,而知觉是被动的,它需要我们连续有意识地观察,才能见出对象的形象。想象的对象以其在场的不在场方式被观察到,并作为形象的对象超越意识。此外,它还是知觉意识的实在对象的一个非实在化了的形式,如狮身人面像和半人半马的想象对象就从来不曾被知觉到。因而,想象对象的存在完全要依赖于意识,想象对象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是非实在化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看来,萨特对想象的规定似更有其独特之处,即更强调想象对象的非实在性和想象活动本身的创造性及超越性。

      萨特认为,知觉的意识被实在性所束缚,是不自由的,因而不能依靠它把握整个世界。想象的意识是非现实化的、虚无化的,是脱离了实在性束缚的意识,因而想象是自由的,不受时空限制。它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语)。“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想象,也正是因为他是超验性自由的。但是,反过来说,曾经成为一种心理和经验的功能的那种想象,却又是世界当中的经验的人的自由的必要条件。”(注: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81页。)一方面,自由使想象得以进行,可以让我们通过想象把现实设想为整体,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世界;另一方面,人们通过想象把他人作为自己的对象,选择一种行动(如写作)来争取自己更多的存在、更大的自由。萨特想象理论的价值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强调想象在本质上是自由的,但它不是纯粹的幻想,而是以现实为基础占有对象。由于只存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并老在想象中被非实在化,所以不在场预示着在场,非实在化暗示了实在化。想象在对现实的否定中包含了它构造和超越现实的意义。由此可见,萨特把世界作为真实的世界去安排和虚化它是同一件事,说明其想象的意识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具有从整体否定现实、超越现实的能力。萨特进一步肯定,真正值得向往和肯定的美好东西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人的自由选择行动实际上是对过去和现在的否定,只有依靠自我选择才能摆脱人的孤立无援的状态,才能够走向超越和自由的道路。只是,由于外界的不可改变,人永远无法达到自在与自为统一的世界,从而导致了萨特对上帝的否定,崇仰人的创造,把希望寄托于想象的世界,也就是美和艺术的世界。

      二

      萨特的想象论,实际上是对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想象范畴理解的一种批判继承和超越。西方最早使用“想象”一词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指出想象与判断是不同的概念。而最早开始重视想象及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的则是古罗马时期的斐罗斯屈拉特。他提出,想象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以过去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在意识中再现或改造记忆中的表象,从而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本质是摹仿,但它的特征在于创造出没见过的形象,在于能飞升到自己理想的高度。此后,许多美学家、文学家都对想象有过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康德和黑格尔。康德认为,想象是形成表象并把表象联接于知性或悟性的认识能力。审美想象是一种先天自发规定和统一感性的能力,“为了判别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赁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和悟性相结合)连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9页。)想象与悟性围绕表象进行自我相关的无概念的自由游戏,使主体感到愉快,这就是审美的心意状态,也就是鉴赏判断的实质。“鉴赏是关联着想象力的自由的合规律性的对于对象的判定能力”,(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79页。)因而它是审美的,而不是逻辑的。在鉴赏判断里,想象力的自由“将首先不被视为再规,像它服从着联想律时那样,而是被视为创造性的自发的(作为可能的直观的任意的诸形式的创造者)。”(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79页。)想象力的自由创造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循它对理解力与直观性的协调一致和规律。康德强调想象力,是为了突出审美判断不受目的概念制约的自由本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