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我国美育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成绩显著,总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传统美育的反思和总结 我国具有历史悠久的美育传统,当代美育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美育的反思和总结。单世联、徐林祥的《中国美育史导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以翔实的史料表明传统美育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熔铸了恢宏而灿烂的古代文明。但传统美育又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自由性和创造性。这种情况到近现代西学东渐的中西文化交流时期有所改变,出现了开一代风气的美育思潮。聂振斌的《中国美育思想述要》(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育思潮是中国文化史发展的大事,她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提升和发展起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去我国学术界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作出应有的评价,特别对蔡元培美育活动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缺陷,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宫承波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当代意义》(《文史哲》2000年第3期),对此作进一步深入研究,认为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决非人们想象中那样浅薄,而是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不只有当时的文化价值,而是具有历史文化的永恒性;更不是和当代文化无关,而是具有历久弥新的当代意义,因此为了当代美育的发展和创新,必须高度评价“以美育代宗教”的历史文化价值。姚全兴的《审美教育的历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认为中国近现代美育在近现代社会应运而生,处处都有近现代政治、经济的投影,又由于它和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有种种联系,这使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爱国主义和审美理想的结合,人生和艺术的结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现实主义和空想主义的结合。对这些基本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促进当代美育的发展。 2.美育理论的深入探讨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专家学者对美育基础理论作了深入探讨。蒋冰海的《美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探讨了美育学的学科定位,指出美育是一门科学,她不是一般的教育,而是一种关系人的内在本质的教养,能给人在心灵上以本质的定性;美育的社会效应往往是潜在的,要通过情感的转化作用才能在实践中体现出来,成为一种显效应。杜卫的《现代美育学导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则进一步概括了美育学的功能特征。作为一种审美形式感的教育,在方法论方面应有三个原则: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激发表现动力和传授表现方法相结合的原则,适合审美个性差异和发展水平的原则。这三个原则的贯彻,有利于受教育者获得审美的人生价值和审美情感的自我成长,这对个性人格的形成以及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王善忠的《美感教育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通过对美育的机制和特点的分析,强调美是人的需要,美育在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很高的层次。但美育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有文化才能美育,因此应该把美育纳入学校文化教育的体系。李范主编的《美育的现代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进一步指出,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占有极为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美育培养的审美素质直接关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塑造。为此,传统美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美育观,赋予美育以新的内涵:美育是感性教育,美育是趣味教育,美育是人格教育。姚晓南的《论美育的当代发展》(《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认为当代美育重在培养审美性,重视审美的功利性,塑造自由个性,以审美态度对待社会现实人生,为此要发挥美育外在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人文导向功能。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正式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促使美育理论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更上一个台阶。易健的《现代美育研究》(南方出版社,2000年),提出现代美育的操作原则是:自由性原则,交流性原则,体验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深远性原则。这为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实施,提供了崭新的观点和方法。 3.美育研究领域的拓展 由于美育涉及面很广,美育研究的领域也就大大拓展。曾繁仁的《走向21世纪的审美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认为美育从来都是一个边缘交叉学科,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现代发展对美育地位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中期提出的情商(EQ)理论及其作用,也无疑将美育提升到较前更加重要的位置。再如20世纪脑科学的发展,发现美育有开发右脑、极大提高人类潜能即创造力的作用,这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为美育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优生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也给美育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姚全兴的《胎教的美育原理和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和《生命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指出以美育为原理和方法的现代胎教能有效地提高人口质量,改善民族素质;而以激扬生命之力、焕发生命之美为指归的生命美育,也成为完善生命环境、强化生命意识的重要途径。楼昔勇的《幼儿美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和陈超南的《家庭审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将美育的触角伸入到儿童和家庭教育领域中去,表明美育在基础教育中大有用武之地。王旭晓的《人才·素质与美育》(《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5期),认为人才培养离不开人文素质,而人文素质的提高正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功能。 这种从人才素质、社会需要角度研究美育功能的观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者独辟蹊径,提出了美育的创新观点。例如张振华的《符号学与审美教育》(《文艺美学电影学论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认为探究并运用艺术符号学的科学原理,可以陶养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艺术教学借助于抽象、概括的情感符号读解方法,能够增强对象的审美意识,以实现美育的目的,起到美对心灵的净化作用,培养青年学生的审美辨别能力。再如嵇山的《“企业美育”建设刍议》(蒋冰海主编《企业美育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通过对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与全部流程的分析,指出其中有丰富多彩的美学与美育活动相伴而行。 4.美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美育的实施,主要在美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此,美育如何向学校渗透并与教育结合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李永
的《高师美育课程建设初探》(《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第3期),认为高师美育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完善人格塑造的认识。文章以福州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对高校美育课程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法作了研究。叶昌奎的《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分析和总结了广州109中学的美育经验,该校为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不断探索,终于以其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以美育人的“三部曲”,在较短几年时间内,一跃而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特色学校。此外还有张东海的《浅论学校美育与校园文化》(《中小学素质教育》2000年第2-3期)、陈学斌《选取美点,激发美感,搞活美育》(《广东教育》1991年第3期)、吴敏的《形象教学断想》(《福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5期)等也对这一专题作了具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