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68(2001)01-0020-09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界掀起了一股要求“超越”实践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时代的热潮。一时间,各种批评实践美学、宣布实践美学为“古典形态”,“泛美学”的言论也不断出现,同时在批评声中又声称建立了“超越美学”、“生命美学”、“生存美学”等“后实践美学”。 这种态势本来是一种学术繁荣、思想活跃、思维多元的令人鼓舞的现象,不过,由于对实践美学的发展把握不准,对于实践美学的一些基本范畴也并未真正了解,主要凭一种主观热情和宏观扫瞄的粗疏理解,就轻易地作出了一些并不准确的判断,急匆匆地宣布了一些并不新鲜的设想。 从实践美学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目前国内实践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并不是李泽厚,而是在几所高等院校中一些资深美学家及其所开创的学派。比如,以蒋孔阳为代表的复旦学派,以刘纲纪为代表的武汉学派,以周来祥为代表的山东学派。真正继续一贯地坚持和发展实践美学的主要就是他们,尽管他们具体的美学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然而他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指导的基础来研究美学问题,却是完全一致的。蒋孔阳在这个前提和指导之下提出了“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美在创造中”;刘纲纪提出了“美是自由的感性显现”;周来祥提出了“美是和谐”,“美是辩证发展的和谐”。此外,像以童庆炳为代表的北师大学派所主张的艺术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观点,以聂振斌、滕守尧为代表的“审美文化派”关于“艺术化生存和审美化生存”的观点,都与实践美学有着形形色色的联系。至于其他各个高等院校中自编或通编的美学教材,据我所知也大多以实践美学为主导倾向,也或多或少在学术渊源上与上述各个资深美学家和学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劳承万主编的《现代美学原理纲要》,李戎、周均平主编的《美学通论》、《美学概论》,齐大卫著的《美学与艺术引论》等等。 可是,前段时间对实践美学进行批评和力图超越的一些学者,却仍然抓住实践美学的早期代表人物,至多到80年代初的代表人物李泽厚。李泽厚从50~60年代参加全国美学讨论,以年青学者姿态脱颖而出,成为当时中国美学四大派(客观派、主观派、主客观统一派、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派)之一的“社会实践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并且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较完整地表述了他的实践观美学。但是,也就在这同时,从《美学四讲》(1989)比较系统的表述来看,李泽厚由于受康德主体性哲学的深入骨髓的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所谓“人类学本体论”的不准确概括,实际上逐步在产生偏离实践而走向主体心灵(心理结构)的趋势,并且最后提出了“情感本体论”。应该说,从提出系统的“情感本体论”开始,李泽厚就已经走出了实践美学的范围,更无力代表实践美学的主流方向了。然而质疑实践美学者仍然以李泽厚为靶子,当然只能是一种无的放矢或者目标不明的论辩。其实,李泽厚90年代以后,尤其是移居国外以后,基本上很少系统地涉及美学,而多半关心着中国思想史和政治史,其美学观点几乎仍然坚持在《美学四讲》的主要观点和水平之上。 因此,真正要质疑实践美学,就必须找来90年代出版的蒋孔阳的《美学新论》、刘纲纪的《传统文化、哲学和美学》、周来祥的《再论美是和谐》等著作,才能真正地了解实践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不然的话,任何辩驳都将是错位的,无针对性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从实践美学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变化的主要状况中,应该得出的结论,并不是急匆匆地超越它,而是在梳理、澄清实践美学的发展轨迹的基础之上,真正发挥出它的生命力,重建实践美学的话语威信。当然,与此同时也应该反对那种话语霸权主义的旧习气和恶劣风气,让实践美学进一步完善、发展下去,成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中一股活水和一道激流,为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作出贡献。 我们之所以认为实践美学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还因为我们看到,实践美学的基础——实践观点、实践唯物主义,这样至关重要的问题,也还刚刚经历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全面系统阐述的历程,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也需要花大力气才可能得出一点有益的理论收获。点点滴滴的积累才可能在恢复实践美学的实践观点、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进一步推进实践美学的完善和发展。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范畴。可是,我们以前在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正统的影响下,违背了辩证法,对实践也采取了形而上学的态度,看不到实践的含义和结构的多层累性和开放性,而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文字中寻章摘句,进行“注经式”的阐释(不论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得出一些看似确定不移、一成不变的概念、定义,实际上却把实践的含义和结构给简单化、封闭化了。 据我初步研讨,实践是一个多层累、开放的概念,它至少包含这么三个层累: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估层。而这三层累又分别包涵着自己的内在系统:物质交换层包含着三个系统:工具操作系统、语言符号系统、社会关系系统;意识作用层包含三个系统:无意识系统(需要冲动系统)、潜意识系统(目的建构系统)、意识系统(情感中介系统);价值评估层也包含三个系统:合规律评估系统,合目的评估系统,合规律和合目的相统一的评估系统。这三个层累和各自的子系统组成了实践的结构,并且相互作用,交错运动构成了人的社会实践,其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还包括精神生产和社会斗争。它是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活动,既是物质资料和体力结合的活动,是感性、物质的活动,又是有目的的、渗透着观念形态和意识活动的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改造自然的活动,还是一个不断评估活动本身及其结果,以调节整个过程,运用规律性来达到人的目的自由自觉的有意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