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美学史:缘起 讲中国美学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中国有没有一个“美学史”。世界各种文化中,有的重视历史感,如希腊;有的没有历史感,如印度;在重历史感的文化中,中国文化时历史意识强而独特,二十四史光耀天下。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史”,然而,却找不到一本美学史。而没有美学史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没有美“学”。这里又牵涉到一个比较文化学的问题,任何成熟的文化都有丰富的审美现象,只有一些文化对审美现象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在对审美现象进行理论探讨的文化中,又只有西方文化形成了美学。中国文化讨论了西方美学包含的主要问题,但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用一种美学的形式来把握这些理论内容。因而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可以说中国是“有美无学的美学”。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相对于西方的有美有学,中国“有美无学”的事实所包含的哲学、历史、文化意味是什么?二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学”而我们却要给它一个“学”,中国古代没有一个美学史而我们却要为之总结出一个美学史来? 这是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和目标,就是按照世界学术体系重建现代中国文化。美学,世界学术体系里面有,我们也要有;美学史,西方有,中国也要有。因此,总结出一部中国美学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学科体系的要求。这个要求,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一种历史性行为,其合理性如何,在纯理论上,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公案。在现实上,中国美学史能够被运作起来,一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二是中国古文化本身具有回应历史要求的内在条件。 二、中国美学史:内在困难 中国美学史既要由现代人建立起来,而又不要成为现代人强加在古代文化上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它要符合现代学术体系的规范和要求,另方面又要尊重古代文化内在固有的存在方式和本有精神。这里已经包含了建立中国美学史的内在困难。为完成中国现代学术体系而建立中国美学史的学者,命定将走进一座历史的迷宫之中。先不争论走进这座迷宫的前提,且说走向这座迷宫必须面对的问题。 美学所由构成的各个部分:一、生活审美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娱);二、艺术的各个领域(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园林,等等)及其专门理论(文论、诗论、词论、画论、书论、乐论、戏曲理论、小说理论、建筑园林理论,等等);三、哲学(关于宇宙、人、文化、历史的总体性论述)——在中国古代都有丰富文字、实物、考古资料。这些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基本因子,这是中国古文化回应现代要求的坚实基础。 然而,中国文化对这些共认的美学领域有一种由文化的性质而来的独特的理论把握方式,其凝结为理论形态,与西方美学的正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美学存在于四类著作中:一是一般美学理论体系性著作,如黑格尔《美学》、桑塔耶那《美感》、丹纳《艺术哲学》;二是论某一个或几个主要概念的著作,如柏克《论崇高与美》、沃林格《抽象与移情》;三是对两个或多个艺术部门进行比较的著作,如莱辛《拉奥孔》;四是仅为某一艺术门类的著作,如亚里士多德《诗学》、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中国的理论也存于四种类型中:一、几个审美领域同时论述的著作,如刘熙载《艺概》(把文学各类和书法并在一书中讲);李渔《闲情偶寄》(把戏曲、建筑和各种生活审美放在一起讲)。二、部门艺术专著,如荀子《乐论》、孙过庭《书谱》、石涛《画语录》。三、以诗品、画品、书品这类特殊形式表达的理论,其中又有两类:一是如谢赫《古画品录》,形式松散但论题集中,是专门的“品”;二是如欧阳修《六一诗话》,形式和论题全都松散,是闲时的“话”。四、以诗论诗,如杜甫《戏为六绝句》和司空图《诗品》。由此可见,中国与西方既有交叠又有不同。 正是西方的第一、二类著作,使第三、四类明显地成为美学;中国没有西方的前两类著作,因此全部四类都没有走向一种美学的总括。 现在有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古人为什么要如此做呢?中国古人偏离西方理论方式的理论结构方式意味着什么呢?二是:应当怎样从这四类著述中提炼中国美学史,才能既符合现代学术要求又不失中国古人精神呢?第二个问题意味着,不但要从现代学科体系的高度总结出中国美学史的形式结构,而且要客观地呈现古代文化丰富的审美内容,还需要揭示古代文化独特的审美把握方式所包含的文化意义,这些问题使得中国美学史的建立非常困难。 中国美学史建立的困难,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现代化困难的一种典型性表现。因此,走入建立中国美学史的迷宫,是以一种学术形式体会到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艰难。 走进艰难,是现代中国学人的历史宿命。 三、中国美学史:学科进展 中国美学史的建设,说远一点,在晚清,有王国维的工作,在民国,有宗白华的工作,两位大师的慧眼和业绩,给后人很多的启示。但他们进行的只是点与面,由于1949年以前中国政治、社会、学术的不稳定,他们各自独特的开山工作尚未进入系统性的整体结构阶段。因此中西美学的整体性体系碰撞,尚未大显。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美学史的体系性研究论著,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问世。20年来的努力,综合时间与逻辑,可以归为三阶段和三类型。三阶段是从不成熟到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