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 (2001)01—0029—09 在近几年的“超越实践美学”的呼声中,我比较冷静地读了一点书和反思了一些问题,发现我们以前在“注经式”(不论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的思维方式之下,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文本的阐释,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对于许多关键性的范畴、概念、话语都未能作出既合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发展了语境中的适应性的创造性阐释,因而使得马克思主义陷入了不应有的困窘和置疑的境地之中。这种情况,在美学领域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基础的实践美学,尚未完全成熟并且正在发展之中,就引起了“后实践美学”的各派的怀疑和攻讦。甚至可以说,实践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范畴、概念、话语,比如:实践、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美感、艺术、人化的自然、美的规律等等,都还没有形成常规科学的规范化形态,还在争论之中,就有人急急忙忙地要“超越”它,宣布它为“古典形态”,认为它已过时。其实,这是十分不正常的学术浮躁。因此,我想,在“超越”声中,做一点实在的工作,把一些相关的范畴、概念、话语进行一番梳理、辨正、阐释,或许对于当今的中国美学界进行美学当代形态的体系建构更为有益。 一、实践的多层累性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由于长期以来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拒斥和仅仅从生产劳动的一维上分析实践范畴,实践范畴的多层累性和开放性就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再加上片面地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涵义和差异,实践,尤其是物质生产劳动,就被封闭在物质的层面上,绝对地排除了实践的意识作用层和价值评估层。这就不仅使得实践的含义和结构被简单化、封闭化了,而且使得内在于实践的含义和结构之中的美学问题也被简单化、封闭化了。而有些学者就根据这种封闭化和简单化了的实践的含义和结构,来判定实践是外在于美学(尤其是美)的,只有泛泛而论的意义,无法解释美学(美)的特征。其实,这是极大的误会。 当然,根据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一系列集中论述实践的著作,把实践主要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类的活动,人的感性的活动;人的主体的活动,主要是物质生产,是人类改造世界的、革命的活动,它的主要结构要素是:劳动过程、劳动对象和劳动结果,目的、手段和结果……这些无疑都是合理的,也有一定的正确性(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第39—53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同上书,第54—57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者(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同上书,第67—77页)。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77—216页)。 马克思《资本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不断由动的形式转为存在形式,由运动形式转为对象性形式。”“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不过,这些理解和解释却忽视了实践的多层累性与开放性。 所谓实践的多层累性就是,实践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累积的结构;所谓实践的开放性就是,实践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结构,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及具体条件不断调节和变化的、恒新恒异的结构。而美学问题(其核心为美的问题)正是由这个实践的含义和结构生发出来,而且内在于实践的含义和结构之中的,与实践的多层累性与开放性是相表里的,也就是说,美也是多层累的突变性创造(实践),是恒新恒异的创造(实践)。因此,美的特征,美学问题的特征,也内在于实践的含义和结构。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新论》对此已经作了开创性的理论阐述。我想沿着这条思路,从实践本身的结构来作一点分析。 的确,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的本质。换句话说,离开了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劳动,人就无法生存,也就谈不上人的具体规定性。这就决定了人必须为了自己的肉体存在,为了自己的生命而进行与外部自然界的物质交换,从大自然中取得自己生存的生活资料。这便是实践所积累的第一层:实践的物质交换层。这一层次也是我们以前谈论历史唯物主义时谈得最多的物质生产或劳动。 不过,人的实践是在历史之中不断积累、生成、发展、变化的,它的内驱力就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既推动了人的实践的变化发展,也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发展,这就产生了一个序列:物质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属需要、自尊需要)→精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或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的不断生成、变化、发展,又产生了动机,动机观念化则表现为目的(实用目的→认知目的→审美目的→伦理目的)。这些不同的目的促使人们与自然(对象,包括人自身)产生不同的关系:以肉体情绪为主要标志的实用关系→以认识为主要标志的认知关系→以精神情感为主要标志的审美关系→以意志为主要标志的伦理关系,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关系人就不断地达到自我实现,成为真正人化的人。这就是实践所积累的意识作用层。这一层,是我们以前排除在物质生产之外的层面,为的是保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其实这也是一个极不应该有的误区。 然而,实践并没有就此中止,在认知关系、审美关系和伦理关系所包含的意识要素(知、情、意)本身之上,它还要表现出人作为主体对于人身外的各种客体(自然、社会、艺术等)的判断和评估。并且还要通过相应的认知活动、审美活动、伦理活动、身体活动来体现这种判断和评估,这就形成了实践积累的价值评估层。这一层累,通过人的活动本身在对象上就体现为利、真、美、善的价值属性。这一层,我们以前没有放进实践的结构层累之中,而是要么把它归于客体(对象),如机械唯物主义,要么把它归于主体(心灵),如新康德主义的价值哲学。其实,这是实践中所包含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它既具有客体间性,也具有主体间性,还具有主客体间性,这便是价值属性、价值感、价值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