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统情志的王阳明美学

作 者:
肖鹰 

作者简介:
肖鹰(1962-),男,四川威远县人,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 清华大学 艺术教育中心,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文史哲》

内容提要:

志、意、情,是中国传统美学关于审美——艺术内涵的三个基本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成为审美意识的核心。王阳明美学处于传统美学向近代美学转变的前夜,它的特殊贡献在于对传统美学的深化和对近代美学的预见。在其知行合一、体用不二的哲学基础上,王阳明致力于以意为中心统一情、志。意统情志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直接冲击了代表僵化的传统精神的以“志”为本的理学美学;另一方面,它先期肯定并提供形而上学根据给具有近代人文主义精神和观实主义精神的“情”的观念。通过其思想的阐发,可以为当代以“情”为主导的美学精神建设提供一个历史的参照。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1-4721(2000)06-0047-07

      一

      王阳明处于传统中国社会向近代转换的时期。这个历史时期使他的哲学思考面对维护传统和解放思想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儒学内部集中表现为普遍的道德原则(天理)和个体的情感欲望(人欲)的冲突。王阳明心学的目标是通过良知本心的复明(重建),以达到人与天地一体的存在境界,从而实现群体与个体、普遍与特殊的统一。根据王阳明心学,实现这个统一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个体自我一以贯之地坚持以“诚意”为修养进学的核心。“《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1〕(P242)。对“意”的强调,是贯穿王阳明哲学始终的。这构成了王阳明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构成了王阳明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意”(或“诚意”)在王阳明哲学中的核心意义,首先是以他的心学宗旨为基础的。心学宗旨即以仁义、性理为人心内在固有的,求学向善的实质是发扬和恢复人心固有之善和理。“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1〕(P51)。王阳明反对理学,就是认为它把心、理二分,向心外求理,不能真正实现心理一体,把“理”的普遍要求体认为自我本心的内在欲求,即不能真正达到“诚意”。

      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1〕(P119)

      其次,在心学体系中,王阳明主张“心统性情”、“体用一源”的心体观念,这个心体观念认为心是一个性理的情感、本体和活动(作用)不可分割的的整体。

      心统性情。性,心体也;情,心用也。程子云:“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是也。”斯言既无以加矣,执事姑求之体用之说。夫体用一源也,知体之所以为用,则知用之所以为体者矣〔1〕(P146)。

      基于这个心体观念,并且针对理学把性和情、心和理相分的心体观念,王阳明必然特别强调心的现实的活动,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心作为他的哲学基点。这个现实活动的“心”,即已发之心,就是“意”。王阳明说: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1〕(P6)。

      由此可见,“意”即是本体之心的经验表现,又是与外界相联系的意识活动的整体。陈来概括说,“所以,凡心有所发,即一切意识活动,都是意”〔2〕(P49)。这是符合王阳明的思想的。

      第三,王阳明主张,心学的根本在于“诚意”极而言之,“诚意”是复明和体现良知之心的境界。所谓良知,根据王阳明,是自我生命的本性所在,是存在的根本。它不仅是人人与生俱来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力、道德感,而且是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共同具有的生存、生命根源,即是“道”。在不同情况下,王阳明对良知(道)的描述和规定是不同的。但是,在根本上,他的描述和规定不出这两个基本思想:(1)良知的实质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即以人生世界为一个生命整体的统一境界。一切是非观、善恶感,都是以这个统一境界为出发点和归属的。(2)以人生世界的整体性原则为内涵,良知本体的属性、状态,被设定为是不可把握、不可限定,也是不可表达的。因此,王阳明用《周易》“易”的概念来称谓良知。良知即是“易”,它存在于“有无之间,见与不见之妙,是不可以言语求知的”。根据这两个基本思想,王阳明主张求道为圣必须解决“诚意”和“执着”的矛盾。要复明良知本心,一方面,必须达到真心实意的道德觉悟,一切是非、善恶都来自于自我最内在的体认,即“诚意”;另一方面,又不能把良知视为一物,即当作一现成的、确定不变的概念或教条,着意地或先入为主地去追求,即“执着”。诚意而不执着,是求得良知之心和达到理想人生境界(圣人之境)的关键。王阳明用禅宗教义来表述这个原则,即“无所住而生其心”〔3〕。对于王阳明,这里的“心”字当作“意”字解,即现实活动之心。所谓诚意,就是把自我心意活动提升到自然而然地体认和表现自我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本性。

      通过对“良知”与“诚意”两个传统道德观念的重新解释,王阳明做了两个方向相反的观念转化工作。一方面,他把普遍化的封建道德原则“理”(仁)非概念化,转化为自我直接体认的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性的生命境界,即把抽象的普遍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个体化的境界。另一方面,他把自我个体的生命活动和情感欲念提升为宇宙生命本体和整体的具体化和表现,使个体的存在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进入天地的无限境界。这两个相反的转化统一于具有整体意义的生命境界的创造。以这个生命境界的创造为内涵,王阳明把“诚意”作为心学(儒学)修养的核心,就具有打破传统儒学、特别是理学对人生普遍原则和精神的概念化和教义化追求的意义。相反,王阳明是把概念化和教义化的儒学原则和精神,还原为社会个体对自我生命的内在整体性的体认,并通过这个体认把自我存在与世界整体的生命运动沟通,从而实现自我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准确讲,王阳明的“诚意”论追求的是在生命的整体性原则下,普遍与特殊、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即个体与整体的生命整合。这个基本追求,既把儒家思想的理性教育路线转向感性体认,同时也正是通过感性体认把日常生活的感性经验转向理性超越。感性体认的中心地位和中介作用,使王阳明哲学内在地具有美学精神,而“诚意”成为一种人生审美化的理想追求,或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