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美学及其相互关系刍议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清泉(1963-),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美学博士。 上海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上海 200233

原文出处:
《固原师专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近些年来,学术界存在着以美学研究简单套用于审美文化研究甚至对二者不加区分、随意混用置换的现象。尽管美学与审美文化密切相关,但并非能完全混为一谈,美学是审美文化现象事实的提炼化、经验化、抽象化、概括化及理论化,它具有高屋建瓴的意义;而审美文化则是美学理论(在早期则是美的感觉、美的经验、美的理论)的实践化、操作化、运演化及具象化。显然,二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并无价值高下之别。对此,有必要加以厘定和区分。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91(2000)05-0025-0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已渐成美学界关注的热点,而传统意义上的美学研究则相对趋于淡漠。(注:如今属于中国自身的美学研究与建构,恐怕仅有由“实践美学”的争论而波及开的一些研究与建构,而轰轰烈烈的外国美学及文论的研究自当不属此列。)大家几乎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心态谈论着审美文化,却很少有人去真正辨识和厘定一下审美文化、美学及其相互关系。一谈起审美文化或美学,二者总是纠缠不清,听者观者如坠云里雾里,反复玩味一下,给人的感觉仿佛二者是相近的、相等的,甚至是可以置换的(注:这种现象多见于时下出版发表的不少著作论文中及举办的美学、审美文化学术讨论会中。)。更多的人好象正在逐步认同这样一种当下的“学术策略”:谈美学是老调重谈,说审美文化则是先锋入时。我们以为,学界同仁有必要关注这一现状,真正弄清审美文化、美学及其相互关系问题。这里我们粗略地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美学在70年代末及几乎整个80年代,可谓学界的“掌上明珠”谈论美学也是当时的时髦。然而随着西方科学文化及哲学思潮的大量涌入,随着国内文化热的一浪高过一浪,众学科、众理论的百花齐放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共存已成定势,以传统面目出现的美学,已不再如往日那样“鹤立鸡群”、炙手可热,相反倒变得“人老珠黄”、为人易忘起来。美学亟待发展,其出路何在呢?其实在当今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边缘交叉重叠、新学迭出不已的形势里,不独美学学科在寻找生机和活力,几乎所有的传统学科都在探觅发展的空间和契机。对不少旧学新学来说,“文化”似乎是个至关重要的“杀手锏”。与文化“联姻”的好处是,它扩大了旧有学科的疆域和视野,它迎合了科学研究综合化、精细化、交叉化的世界性潮流。“审美文化”这个新概念的出现,无疑也或多或少地契合了这一形势和潮流。

      有一点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出现,也在相当程度上与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美学的发展走向交相呼应。人本主义思潮主张非理性主义或反理性主义,它强调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决定作用,追求审美的绝对自由和超越,用直觉、意志、欲望、情感、人格等非理性因素来解释审美创造及审美鉴赏的本质。而科学主义思潮则主张以主观经验主义及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强调无论是审美经验的描述,还是语言和逻辑的分析,都要从具体特殊的经验或事实出发来进行推演和概括,即在方法论上偏重于归纳法。(注:参阅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显然,这两种思潮对以德国古典哲学为核心的西方传统哲学美学,尤其是对那种重理性、重思辨、重演绎的习惯作法无疑是一种颠覆。这种颠覆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那种旧形而上学式的“自上而下”(从一般到特殊)的独一方法格局,增生出了“自下而上”(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审美文化”及其研究热潮在中国的显现,既呼应了现代哲学美学的重要研究走向,又反映了当代学人“困中求变”的自然心情。实际上在当下国内传统美学研究领域,也有不少学人呼吁要让“美学下来,艺术上去”(即把美学请下来,到艺术实践中去,然后再上去,上到哲学中去)(注:参阅《中华美学学会通讯》1996年及1997年各期。),这表明人们已深感传统美学的“单打独斗”式研究垄断格局急需改变。可见,认识到并概括出“审美文化”这个新概念是科学发展及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

      不过及至目前,审美文化到底是什么,在学界好象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论,只是有五种观点较为流行。第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指整个文化中的美学和艺术部分;第二种是把它等同于大众文化;第三种是把它视作后现代文化;第四种则将其视作文化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上的文化;第五种则认为它是指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而形成的那种精神积淀,这些积淀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构成部分(注:参阅《中华美学学会通讯》1996年及1997年各期。)。我们认为“审美文化”作为概念称谓的实绩,要大于它作为独立的学科构建的实绩。从内涵及外延上看,“审美文化”所涉甚广,最典型地包括了人类各艺术门类的创作、鉴赏、发展等实践及理论成果,但又远远不止这些。如果依五种观点所言,它仅指美学和艺术部分,则“自然的向人生成”中,主体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观照,以及“人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艺术以外世界的实践及结果等就不知将被置于何处。如果将其视作大众文化及后现代文化,则精英文化及非后现代文化中的审美部分或审美因素又将被如何看待呢?如将其仅仅视作文化发展到比较高级阶段上的文化,则文化发展古典阶段及非高级阶段中的审美部分及审美因素又算什么呢?如果说审美文化是长期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精神积淀,则有这样的疑窦,即“审美活动”不属于审美文化,由它而成的“精神积淀”才是审美文化;而只说“积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则表明审美文化和物质文明建设无关,那么高度的物质文明显然也就不具备审美价值和审美因素了。可见以上几类有关“审美文化”的看法是值得推敲的。

      “审美文化”是事关美及审美的一个涵盖性极强的概念,也是数十年前由外国学者提出、近年来才在中国盛行的一个新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当代、后现代以及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才有审美文化。审美文化的现象事实从古至今一直都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只不过一时没有“审美文化”这个称谓而已。我们可以说有当代审美文化,也有古代审美文化,可以说有现代审美文化,也有传统审美文化。从学科学意义上来说,“审美文化”是对人类社会既有的或正在有的与美及审美密切相关的文化部分的概括性指称,表面看来它本身并无明显的新学科建构的独立逻辑意义。如果要将其上升到学科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待,似乎就应称作“审美文化学”,“美学”本来应当与之比照对举,但既然有国内文化热的影响,又有20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美学非理性主义色彩的影响,“审美文化”的说法自然会成为约定俗成,相反就很少有人会画蛇添足地在其后加上一个学理化、理性化的“学”字。其实拒斥“学”字,在这里本身就有走出传统的意义(不一定要脱离传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