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综合国力思想比较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凤霞 天津商学院马列部,天津 300400

原文出处:
《理论探索》

内容提要:

毛泽东、邓小平综合国力思想的相同点表现为:经济实力是国家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力强大的核心内容,都认为提高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水平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军事和国防力量是综合国力中起直接作用的因素。他们综合国力思想的不同点在于:毛泽东以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实力的提高,主张以政治挂帅推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中的先导因素,主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才会促进国力的增强。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01)02-0009-03

      综合国力是指国家综合其人力、物力、财力而形成的生产能力和发展能力。综合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对外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活动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不仅处处受制于别人,而且很难在国际社会中立足。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核心,由于历史背景不同,他们对综合国力的认识和实现方法也不同。但是,他们都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认真研究、比较、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综合国力思想,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必将产生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邓小平综合国力思想的相同点和继承性

      第一,毛泽东、邓小平都把经济实力作为国家昌盛的物质基础,国力强大的核心内容。早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十分重视经济的物质作用。井冈山斗争时期,他就把“有足够经济力”同其他政治、军事、地理条件等一并作为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中央苏区斗争期间,他进一步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争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1]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又带领全党把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迅速转变为适应解放战争环境的经济政策。由于毛泽东对经济问题的重视,使我们有了迅速打败国民党,建立新中国的牢固的物质基础。1949年,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全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他告诫我们:“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人民的福利,没有国家的富强。”[2]因此,“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在毛泽东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完成三大改造,顺利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苏联经济模式带来的弊端,决心另辟新径,带领全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他深感经济不发达,国家实力上不去,不仅资本主义国家瞧不起,社会主义国家也拒绝技术交流,为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从中国的实际中探索出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为我国经济建设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虽然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但我们取得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成绩是不能否定的。没有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我们就无以建立今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毛泽东偏离了经济中心的轨道,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曲折中艰难地发展,国家综合国力也缓慢地提高。

      邓小平吸取了毛泽东的经验教训,牢牢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多次强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4]“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他告诫我们: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环节不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既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5]在邓小平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党不仅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变,而且提出了实现综合国力全面提高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同时,实现了经济模式的转变,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发展和完善。邓小平分析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发展变化和强权政治逞凶称霸的国际现状指出:“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6]实践证明,邓小平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抓住了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不仅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高,而且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增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地发挥出来。

      第二,毛泽东、邓小平都认识到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毛泽东一向重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是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这是衡量任何政策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准。”[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毛泽东首先看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设起来,它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8]因此,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9]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毛泽东更加鲜明地提出“我们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条件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同时,毛泽东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技术革命”的观点。他认为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一定会“使社会主义经济面貌全部改观。”[10]因此他号召全国人民“向现代化科学进军”,独立自主地干技术革命,用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毛泽东更坚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搞技术革命,发展自己的科学和技术的决心。他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在毛泽东的重视和战略指导下,我国许多尖端技术从无到有地创立起来,不仅开拓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而且奠定了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毛泽东始终片面地注重解放生产力,始终未能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并从理论上形成完整的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毛泽东虽然注意生产力发展的问题,但他更注意阶级斗争的发展趋势,注意阶级斗争对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保障作用,试图以阶级斗争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力;因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了严重后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