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视点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举办毛泽东思想研讨会观点纪要

作 者:

作者简介:
薛广洲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

原文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新的世纪到来之际,如何推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促进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为配合中央党校的“三基本”教学,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不久前连续举办了三次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研讨会,分别约集了全国100多位专家进行研讨。这些研讨会涉及的议题分别为,6月15日举办的“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比较研究中的前沿热点问题”研讨会,6月19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研讨会,9月8日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概论”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这些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热烈地讨论。下面,就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介绍,以为学界同行参考。

      时代主题的变换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定位

      毛泽东思想研究中,注重它的时代特征是所有专家一致关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庄福龄认为,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首先要与深刻地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是这么做的,对毛泽东思想更应如此。因为毛泽东思想在这方面有更加优越的条件,它经历的时间差不多半个世纪,与50年的历史相结合,这个理论就有了说服力,这个理论就有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历史依据。其次,要与时代、实际紧密地结合。毛泽东思想是在实践当中产生的,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和深刻的实际来研究毛泽东思想,就会看到毛泽东思想在历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一种思想、理论所不能代替的。再次,是要有高度的针对性。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样,其产生和发展都是针对当时的“左”的教条主义和错误思潮、观点而提出的,今天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既要联系它产生时的高度针对性,也要重视它在今天所具有的很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使人感到亲切,感到解渴,感到能解决问题。

      如何给毛泽东思想进行历史的定位,是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时代主题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侯树栋教授认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定位应该从时代的变迁上看。马克思主义应该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样一个大时代的产物,但是它是产生于时代的开端,基本上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中产生的。进入20世纪后,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时代的问题,毛泽东概括为战争和革命为主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条件下产生了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金春明认为,这三个时代的提法是不对称的,不是一个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这个大家都没意见。列宁主义,斯大林讲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毛泽东思想,刘少奇在七大上讲是马克思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发展,没有讲时代。九大加了时代,说毛泽东思想是在帝国主义走向全面崩溃、社会主义走向全面胜利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定义是不对的。今天的时代到底怎么个提法?理论界好象没有统一的提法,一种意见认为现在还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只是主题有所转变,时代没变;另一种意见是从二次大战结束为分界线,以前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以后转向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也有人讲是从70年代开始转变。中共中央党校许全兴教授认为,要把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放到整个全球战略来看,仅仅从中国社会来讲,是讲不清楚中国革命为什么能胜利,也讲不清楚中国为什么会产生毛泽东思想。首先必须把中国放到世界的范围里面。十月革命为什么能胜利,因为有第一次世界大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很快在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传播,跟十月革命是分不开的,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分不开的,连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系。十月革命后,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提出来了,20世纪十月革命以后发生的革命,主要是反对民族压迫的民主革命,离开了这个大的国际环境来讲民族矛盾是讲不清楚的。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龚育之教授在全国党校“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研讨会上,对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论断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他认为,毛泽东 在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讲“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完全反映了历史的实际。说战争和革命的时代,并不是说那时就没有不打仗、不爆发革命的时候,但是那时影响时代、影响全局的,的确是战争和革命。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和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时代的判断,从巨大的历史跨度和长远的历史进程来说,也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共产党人的历史信念的。当然,这同“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的判断不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的,而且这个历史进程不是径情直遂的,而是要经过历史的曲折,不是指日可待的,要经过很多的世代。他认为,在从社会主义产生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代替资本主义这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进程中,世界的形势和时代的特征,并不总是可以用“革命和战争的时代”来概括。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今天的时代主题,并不是说当代已经没有任何战争,发展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但是,成为全球性、战略性问题的,确实是这两个而不是别的。至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现在难以一致也不必一致。将来时代主题会不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更是难以预测也不必预测。重要问题在于把握好当代世界的主题。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时代主题并据以确定自己的任务、战略和策略,是革命者要不断细心观察和研究的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徐素华副研究员则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左右着思想理论继承发展的方向,规定着思想理论继承发展的具体内容。从表面上看,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或同时代人的思想学说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通常是有选择性的,是有侧重点的,体现着主体选择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但实际上,这种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是以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客观依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愿望。毛泽东思想产生于20世纪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必须弃改良而走革命之路,这一革命的性质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毛泽东必然特别重视马列主义学说中有关革命的一般理论,努力把它们继承过来指导中国进行这场特殊的革命,并用这场特殊革命的丰富实践经验去充实发展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毛泽东在这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当今人类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历史条件下,争取和平与发展既是当今的世界主题和历史任务,也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发展潮流,这就决定了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必然集中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上,集中在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上。从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发展、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正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造就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特点的思想理论学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