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0)05—0012—05 建国后,为使中国尽快走向国富民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其整个探索过程开始于1952年,完成于1962年。在这10年间,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工业化实践,专注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步骤、途径和方法,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把发展重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始终是毛泽东建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导观念。但是,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多、底子薄的农业大国,这就使得农业发展的状况、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及其满足程度成为制约新中国工业化的两大关键因素。因此,重工业、农业与轻工业之间的矛盾关系成为新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它构成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新中国从1952年到1962年经济建设的史实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毛泽东对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一个在工业化实践基础上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逐渐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五个阶段:片面注重重工业时期;初步意识到农业、轻工业的重要性,开始整体考察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时期;主张工业和农业发展同时并举时期;主张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时期;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思想的时期。 一 从1952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写出《论十大关系》为毛泽东片面注重重工业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之所以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国民经济不仅得到恢复,还获得初步发展,从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农业和轻工业的一定发展,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内部条件。其次,当时的国际形势则是毛泽东注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外部条件。50年代初,美帝国主义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国内被打倒的阶级还企图勾结帝国主义进行复辟。再次,战争年代的经验,使毛泽东等领导人认识到,没有强大的重工业,经济上就无法独立,国防就不可能巩固,国家就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这就迫使毛泽东等领导人形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意志、决心和紧迫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在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是毛泽东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强有力的外部条件。建国之初,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可以说是空白,而唯一值得又被许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来自苏联。所以,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主持拟订的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中,很自然地就把“集中力量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作为其基本任务,采取了对工业化和国计民生起重要作用的重工业优先发展、重点建设的方针。首先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和建设的56项骨干工程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94个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这些骨干工程和中型建设项目都是清一色的重工业工程。而对苏联经验的照搬,使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严重缺陷成为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潜在问题,这在毛泽东本人的思想中表现极为明显。50年代前半期,他虽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却无其后发展什么的明显交代,这与“八大”时期的他显然不同。按照有先必有后的矛盾辩证法原则,这显然不符合辩证逻辑。因此,这种思维模式必然陷入单极思维,即有先无后。在现实上,这种思想必然导致单纯而非优先注重重工业,即我们经常所言的片面发展重工业。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支配下,毛泽东对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形成如下看法也就顺理成章了:重工业是农业、轻工业的基础,它决定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存在和发展。毛泽东当时思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关系的出发点是重工业,只看到了重工业对农业和轻工业的作用,而没有看到后两者对重工业积极作用。因此,在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伊始,毛泽东只给了重工业以较高的地位和重视度,而农业和轻工业应享有的地位和重视度却在他的不经意中被淡化甚至是忽略了。 二 从1956年写出《论十大关系》到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前,是毛泽东初步意识到农业和轻工业的重要性,开始把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的时期。 “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的片面发展,造成资金材料的紧张、日用商品的短缺,粮食出现危机。国内建设中的教训以及苏联和东欧国家长期以来因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粮食生产长年上不去,造成消费品短缺、通货膨胀以及社会动乱的恶果,这一切都深深地教育了毛泽东。现实促使毛泽东很快诊断出病根在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片面性。于是,经过一番批判性的分析,在苏共二十大召开后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毛泽东于1956年4月写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总结和指导性文献《论十大关系》。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首次把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问题,列为当时十大关系之首,总结了苏联及一些东欧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指出了处理好这个关系的重要性,认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1]“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2]毛泽东关于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关系的思想成为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 在这一阶段的探索中,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对我国所借鉴的苏联工业化模式作了初步的调整。其突出贡献在于联系农业、轻工业来考察重工业,首次把三者的关系作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内容,提出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从而克服了前一阶段片面注重重工业的偏颇,向确定一条正确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还应该看到,毛泽东此时对农业和轻工业的作用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量的层次上,即认为只要增加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多发展点农业和轻工业,重工业的发展便不再成为问题,而没有从本质上对农业、轻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予以明确的认定。在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这三个要素构成的系统中,如果只给重工业的地位予以认定,等于说对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不明晰或模糊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一阶段上的毛泽东只是认识到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三者之间有联系,但没有认清这一联系的具体内容,没有正确地解释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