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外资产的成因 1成本中列支形成账外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部分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用各种手段购置固定资产,这部分资产经过变通,没有在财务账上反映而形成了账外资产。如:假发票、假工程结算单等形成的账外资产。 (2)一些企业为了完成大修理计划,以大修理名义搞计划外工程、计划外购置。制度规定修理费用是不增加固定资产的,这是不断形成新的账外资产的又一原因。 (3)有些单位为了方便生产,多列材料领用计划,月底多领的材料财务上也不做假退库手续,以领代耗,造成账外资产;账外资产形成后,这些单位或用来调节当期损益,或在账外资产上做假,来个偷梁换柱,使得账外资产失去了监督; 有些单位嫌购置资产的手续繁琐,于是便到供应处领配件,回来组装,从而形成账外资产。^(4)虚列支出,套取现金。一些单位通过虚列人员工资,开假发票等,套取现金,形成账外资产。 2往来账户形成账外资产 (1)有些单位利用往来账户作为截留收入和上缴款项的避风港,各种收入和上缴款记入应付账款或其他应付款,一旦时机成熟,就将此款转入其他地方。或者,对那些债权不明、无人要的债务,利用年终上下年接转的机会,多次变化户头,一旦时机成熟,便转入“小金库”,形成账外资产。 (2)有些单位为了购买小汽车、移动电话等专控商品,把发生的支出长期挂在往来账上,甚至通过往来账户把资金转移到可代为购买专控商品的单位购买专控商品。或者,将本单位的部分收入转入往来账户,用于购置资产,并将转进的收入和支出直接在往来账中冲销,从而形成账外资产。 3截留收入形成账外资产 (1)截留对外提供各项服务和劳务收入,提供劳务的单位为了截留这部分收入,不惜采取降价、给回扣等手段,内外勾结,坑害企业整体利益,使应成为企业收入的资金成了账外资产。 (2)截留私自变卖资产收入。有些单位目无法纪,私自变卖报废资产、废旧物资、剩余材料,有的甚至将生产用的紧俏物资私自变卖。 (3)截留职工水电费收入。将职工水电费从成本中列支,职工个人交纳的水电费存入账外,不冲减费用。另外,还有一些截留收入的现象。比如,截留保险公司保险赔款,截留各种形式的回扣佣金,截留单位公房、场地、仪器设备等出租收入,截留职工罚没收入等。 账外资产的审计方法 1核对法。核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料核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账外设备的审计,这些设备使用比较分散,不适合盘点法。这种方法是用实物统计资料与固定资产明细账、卡进行核对。 (2)支出核对法。成本支出明细项目较多,来源渠道复杂,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善于在众多的支出项目明细中进行归纳分析,寻找线索。具体检查时从各项支出入手,看有无报支而无物资,有无虚报临时工工资、加班、夜班等虚假开支。对于是否存在账外车辆、手机的审查,还可以从成本中列支的养路费、燃料费、水电费中进行审查。如汽车养路费凭证中注明车牌号、出厂年月、购买日期;电话费中注明手机使用人姓名、号码、月租金;修理费报销凭证通常注明所修车辆型号、修理部位及更换的零部件;燃料费则反映设备、交通工具的多少,据此以成本支出明细核对固定资产明细,如果账面固定资产寥寥无几,则说明是账外资产,被审计单位若以租用固定资产搪塞,再查资产租赁协议,其账外资产就会不攻而破。 (3)银行对账单核对法。主要是将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明细账进行核对,以核对企业银行存款的真实性,看有无将货币资金转出到其他银行,有无存在对账单上有支而不记入银行账的现象,重点检查银行对账单上一进一出而企业银行账上未反映的事项。 (4)银行账号核对法。审计前预先调查被审计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号。进驻审计后,要求企业提供与其相关的资料进行核对,如果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号比审计掌握的账号少,那么未提供的账号则是被审计单位账外账的账号,据此进一步要求企业提供账证,进而顺藤摸瓜掌握账外资金的活动情况。 (5)收入核对法。一是通过查看被审计单位的营业执照,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范围。二是查票据购买登记簿,掌握企业对外所开具的发票、收据的种类和数量。通过核对发票、收据存根联与收入账所附记账联是否一致,审查有无将收入放在账外。三是审查企业的收入项目,如固定资产变价收入、房屋出租收入、出售废料收入、利息收入等,看有无体外循环收入,有无截留某项经营收入。 (6)往来账核对法。主要是通过应收应付账款、其他应收应付款与业务往来关系的审核,看资金往来账户是否真实存在,有无将资金转到账外经营购置资产,有无利用往来账购买专控商品等情况。 2观察法。此方法适用于审计计划外工程和账外材料,以及以各种名义购置的固定资产。账外材料及固定资产一般都是以实物形态出现在审计人员面前,只要到现场观察,就可以收集到书面资料以外的审计证据。 3函询法。函询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来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往来款项的查证。 4盘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账外资金和材料的审计。盘点是在单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通过盘点现金和材料,看账实是否相符,如有差错,就要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