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小金库”查处方法五则

作 者:
陈亮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0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方法一关注费用报销凭据上核准报销签名是否系本单位领导,有无上级单位将“小金库”私存下级单位的情况。

      在抽查某单位12月份记账凭证时,发现月末报销大量出租车票和购书发票,发票背面有某人的核准报销签名,会计记账为借:事业支出,贷:现金。从表面上看,属本单位年底突击报销的问题。但审计人员发现签名人没有反映在该单位的固定人员工资单

      上,显然该签名人不属于本单位职工。审计人员随意问会计签名人是谁,会计答复为上级单位某领导。审计人员又追问为什么在“事业支出”科目核算,用什么资金列支此项费用。会计解释是上级单位1995年以课题费名义拨入的181万元。经查,此款属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结余,1995年上级单位将专款结余181万元划转下属单位,形成“小金库”。当年下属单位收到款后挂“合同预收款”,1996年直接转入结余科目。以后年度在“事业支出”科目列支上级单位报销费用,年终“事业支出”冲结余。截止审计日,“小金库”结余72万元。

      上述“小金库”形式比较隐蔽,一是上级单位将“小金库”存放下属单位;二是“小金库”结余款反映在结余科目,平时支出时视同下级单位自身开支,在“事业支出”科目核算,摘要也不明显,因此,不通过查原始凭单背面签名,一般较难发现。

      方法二重视审前调查记录,注意账实核对。

      审计人员在审前摸底调查阶段从某单位领导汇报中了解到,该单位与另外两公司合资注册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其中该单位投资303万元。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发现“其他应收款———投资咨询公司”明细科目记录年初投资额为313万元,与进点前记录的情况不符,相差1万元。审计人员询问会计多出的1万元是怎么回事,会计吞吞吐吐说不清楚。审计人员要求查看1万元的支出原始记录和凭单,会计拿出1997年划款1万元的支票存根和记账凭证,上面注明是该单位开户费。会计再三解释,同时提供单位盖章的书面保证,声称该户没有发生过任何业务往来,户已撤销。审计人员没有因此放弃,仍要求提供截止撤销日的所有银行对账单。最后,会计不得不承认是一个账外资金户。经查,截止审计日,该户共进款81万元,属对外合作办学收入和横向课题收入,支出68万元,购买国债和支付劳务费等,账户结余13万元。

      上述账外资金户也比较隐蔽,如果不与进点前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进行联系,疑点很容易被忽视。

      方法三审查合同内容,注意有无不寻常的结算方式。

      审计人员在进点时,观察到该单位四合院对外出租房屋的情况,因此查账时对房租收入入账的完整性予以了关注。经查账,证实收入已入账并交纳了相关税金。审计人员调阅了所有的房屋出租合同。发现所有合同上都明确注明房租和管理费两种租金形式,并分别采取两种结算方式,即房租以支票形式结算,管理费以现金形式结算。审计人员随即核对现金日记账,未发现相关管理费收入。经追问,查出此类收入由单位行政事业处保管、使用,支出内容主要是该单位食堂补贴、发放劳务费和零星办公用品购置。截止审计日,账面余额为11万元。

      上述发现“小金库”的情况说明通过审查合同是检查收入完整性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审计人员在审阅合同时,应特别注意以现金结算的收入是否及时入账。

      方法四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对账单,注意对账单上企业不入账的“一收一支”的活动。

      在审计某单位银行对账单时,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账单相符。但审计人员在粗略查看全年银行对账单时,发现某月连续两天二笔进款,分别为4万和6万,一笔出款10万元,均未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上反映。审计人员询问会计这三笔钱的性质和来源,并追问10万元的去向。最后,会计人员不得不承认10万元课题收入转到该单位某科室的账外资金户。经查,截止审计日,该资金户共进款111万元,属横向课题收入和职工集资购法人股利息收入,支出110多万元,用于相关课题费用及劳务费和职工股息分红,账户余额14353元。

      上述通过银行账户转移收入,进行体外循环的手法较为常见,因此审计人员发现对账单上企业不入账的“一收一支”活动时要逐笔查明原因,弄清资金的来龙去脉,注意有无将收入转到账外或出租、出借账户的问题。

      方法五注意分析与下属公司的业务往来是否真实,下属公司是否属“四无”公司。

      审计人员在审计某单位物业管理中心时,了解该中心注册了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物业管理中心与公司法人代表为同一人。经审计该中心发现,1999年中心向电子公司购软件三个,支出软件款和维护费187万元。审查相关合同,收费明显不合理。经延伸审计该电子公司,发现该公司1999年收入只有202万元,其中来自物业管理中心的占9257%。支出大项主要是固定人员工资和其他零星办公支出,与电子行业相关支出很少。经进一步了解,该公司无办公场地。尽管该负责人再三表明自己不从公司拿一分钱,账上也的确未反映物业中心相关人员开支情况,但审计人员仍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经过几次与该单位负责人的询问和说明利害关系,最后该负责人承认物业管理中心5人以假固定人员名义领取工资1045万元的事实。

      上述案例说明有的单位采用注册一个“名存实无”的下属公司,来转移本单位的资金、收入,从而达到多处拿工资和开支不正当支出的新的“小金库”形式。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与下属公司的往来业务予以关注,分析业务的真实性和该下属公司是否属“四无”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