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用往来账款做假账现象值得注意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江西审计与财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某公司是一个资产只有2100万余元的小企业,而应收账款余额达700万余元,其他应收款150万余元。从账龄分析,三年以上账龄占60%。审计人员认为,这些应收账款,由于账龄时间长,回收难度相当大。为了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我们把三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审计组一边通过发函查询,一边审查企业销售合同、销售发票、货运文件等。通过函证和内查结果发现,该企业为了完成税利考核目标任务,显示企业领导的政绩,竟然在开票环节弄虚作假,采取发出的货物开二次销售发票,重复做销售收入的手法,多反映销售收入50余万元,挂应收账款账户,造成企业流动资产和税利不真实。

      二、笔者在某公司一次审计中,发现有一笔会计转账凭证很特别:会计用A公司应付账款15万元转销B公司应收账款15万元。这笔债权债务相互转销的转账凭证,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提出了二点疑问:一是A公司被转销的15万元应付账款是否属于呆账?其来源是否真实、合法?二是B公司被转销的15万元应收账款是否属于呆账?如果应收、应付同属呆账,为什么要通过这种形式转销?其他各明细科目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该公司全年应收、应付账款各明细科目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审查,结果发现有10笔应收、应付转账凭证存在同样问题,被企业会计用同样手法转销应收、应付账款20余万元。于是,我们从审查商品购进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是否一致入手,确定应付账款户债务的真实性。该企业商品购进采用进价核算,商品先验收入库,后承付货款。在审查商品购进发票时,发现会计有意作弊,在记账时,提高商品进价,虚增库存商品,虚增应付账款,造成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不相符。采取这种手法,全年虚增的库存商品金额又正好是被转销的应收、应付账款金额。财务最终结果是商品库存被高估、债权被转销。对此,审计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企业会计煞费苦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假账,或不懂记账规则记错账,而是一种有预谋的舞弊行为。为了证实审计人员的分析,审计组进一步对转销的20余万元应收账款作深入细致查证。一是找公司负责人、会计谈话了解情况,查阅核销应收账款呆死账的批件;二是通过发函给企业债务人,请债务人核实企业的记录是否正确。通过债务人回函和会计交待,案件真相终于大白:原来被会计无理由、无依据转销的20余万元应收账款,是企业会计个人预谋私吞公款,等待时机收回账款后,达到长期占有公款的目的。

      通过以上二起案例,得到如下几点启示:1会计报表的主要弊端是高估收益或财务实力,而这往往可以通过高估流动资产或低估、漏记流动负债来完成。根据这一特点,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对企业应收、应付、预收、预付账款应加以重视,应通过一定的审计方法,对其真实、合法性加以确定。通过审计,揭示高估流动资产或低估、漏记流动负债的错弊,阻止企业利用往来账款做假账,维护财经纪律严肃性。2由于往来账款具有明细科目多、账龄时间长、公布范围广、情况复杂、审计难度大等特点,一些不法分子则利用这些特点,把往来账款当成违法乱纪的防空洞。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不能简单地复核往来账款总账与明细账是否相符,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查看账本、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单据是否一致,以及上级核销应收账款呆死账的批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