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内容要明确、具体 审计的主要内容有: (1)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 (2)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3)主要经济和业务指标的完成情况; (4)遵守财经法纪情况; (5)企业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置情况; (6)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等重大决策的效果; (7)企业收益的分配; (8)职工收入及福利情况; (9)与企业有关经济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 (10)遵守集团公司规章、制度、指令情况; (11)勤政、廉政建设情况; (12)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二、审计程序要系统、严谨 从总体上讲可分为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内审部门应根据集团公司法人或组织人事管理部门的通知,把握出的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及时纳入审计工作计划,组成多人(三人以上)审计小组,确定人员分工和制订审计方案,明确审计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下达审计通知书。在实施阶段,首先要听取企业领导人员的述职报告及财务人员的有关情况介绍。其次,审计人员审阅账、表、凭证等资料,并对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必要时开展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和审计调查。最后,整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在审计报告阶段,主要是根据审计中取得的证据,拟定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中应反映以下基本内容;(1)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审计目的和范围;(3)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结论;(4)审计评价、综合分析,实事求是地阐述经济责任和业绩情况,评价要客观准确,不能夸大其词或模棱两可;(5)审计建议。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提出处理建议,促进被审单位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对真实的触犯刑律问题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审计方法要科学、可行 比较常用的审计方法一般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调查法。如召开座谈会,企业领导人员的述职报告,个别查询及全面盘点和抽查盘点法。第二类是审查会计账、表、凭证的方法。(1)审阅法,即对经济责任审计有关的财务账、表、凭证及协议、合同,经营管理制度及重大经营决策程序记录等进行查阅分析,查证事实的方法。(2)核对法,即对会计资料之间、会计资料与实物之间进行核对验证,如对凭证之间、账簿之间、账簿与报表之间、账实之间的核对等。按审查次序,还可分为顺查法、逆查法等。 四、审计评价要公开、客观 评价应慎重、讲求实事求是,要有整体观念,防止以偏概全。同时,审计评价还应建立在多层次、多方位指标体系上,以正确反映是领导责任还是管理责任,是直接责任还是间接责任。一般讲,反映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评价指标有:利润、利税、资金利税率、人均创利税额、创汇率、净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能力的评价指标有:产品产量、质量、工业增加值、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反映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值程度的评价指标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及偿付到期债务能力的评价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有:新产品开发率、长期投资收益率、技术改造投资率。另外,还有:成本降低率、劳动生产率、设备折旧率、千人负伤率等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