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审计创新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财会通讯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技术对策:革新审计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一)适应知识经济的特点和要求,开发新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审计的目标、对象、方法、技术、实务、审计准则和依据、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和审计理论等产生重大变化。审计目标将由揭露会计资料的错弊转向包括揭露错弊、指出其根源与后果的多元化目标发展;就地审计方式将逐步消失;审计主体和客体只需在约定时间通过媒体见面进行审计,这将大大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事后审计将逐步被实时审计所代替,否则事过境迁,无案可查;面对无书面记录的经济业务,审计重点将由原来审计线索的审核与查找,转向系统分析、设计过程等。未来的审计将成为数据库的审计,审计师的主要精力将集中于采集、保存和确保数据库的程序上。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革新审计技术手段。审计作为一项以会计信息为对象的社会经济活动,客观上要求采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审计质量。因此,在知识经济社会,审计处理手段由手工操作进步到电算化处理,已日益成为现实。网络化给我们的会计核算和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出现使无纸贸易成为现实,如何加强对这种审计线索电子化或无书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审计,是新时期给我们审计工作者提出的挑战;另一方面,众多“网上公司”、“网上银行”及远距离多主体的网上合作体的涌现,出现了会计上所谓的“虚拟主体”,如何对这种“虚拟主体”进行审计,又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建立健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内控制度。国际上近代审计都是以系统为基础的审计,即审计师要对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作为制定审计方案和决定抽查范围的依据。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和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传统会计岗位职责被打破,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更和转移,再加上未来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实时审计的发展,必然引起内控制度复杂化,产生新的审计风险。

       二、业务对策:拓展审计领域,审计服务广泛化和国际化

      (一)拓展审计服务领域。(1)会计对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信息等无形资产的处理在会计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此势必拉动审计的重点由物质经济下重视存货等的审计向重视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的审计转变;(2)知识经济是多元经济,它不仅要求审计越来越多地处理与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还要处理与非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揭示的要求越来越高;(3)信息流动将影响审计人员工作的所有方面,包括如何和何时产生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提炼信息、传输信息、报告信息以及解释信息;(4)审计咨询、公证服务将会得到很大发展;(5)以服务为主导的三次产业、以信息为主导的四次产业的审计问题也会成为审计的新领域。

      (二)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审计及管理咨询业务。我们在对知识产权进行审计时,应从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使用、创新等方面入手,审查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管理咨询是一种知识性活动,业务覆盖面广,包括设计会计制度、担任会计顾问、财务诊断与经济分析、经济财会政策法规咨询、企业策划、投资评估、经营预测等,可以说几乎包揽了企业所有的商务活动。因而给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三)审计市场国际化。一方面准许国外会计公司进入中国审计市场,承认国外会计公司的注册资格和身份,参与国内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以及其它业务活动;另一方面国内会计审计师事务所也要积极走出国门,进军国际会计市场,承揽跨国公司及其外国公司的审计业务。对此,首先要解决国际间会计、审计师注册资格的相互认可问题,其次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

       三、人才对策:更新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一)更新审计监督观念,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助推器”作用。其一,审计监督的重点要实现从重有形资产的审计到重无形资产的审计、重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的审计转变;其二,加大传统工业改造的审计力度,通过审计揭示其存在的弊端;其三,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促进其快速成长和发展。

      (二)加强舆论宣传,树立面向知识经济的竞争观念。应提高审计人员对知识经济的认识,树立面向知识经济的竞争观念,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大胆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适应知识经济灵活、高效的审计模式和方法。

      (三)实施审计创新工程,发展面向知识经济的审计。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结合国情,突出重点抓住主要问题,小步快走,精心规划、认真制定审计创新战略,并加强宏观管理,引导和规范审计创新活动;第二,深化审计体系改革,努力提高审计组织机构及人员的创新能力,加强审计科研机构建设,建立审计创新保障体系;第三,创造有利于审计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审计创新效率;第四,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审计人才;第五,加速审计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形成一定的技术扩散面;第六,加快借鉴、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审计经验和技术。

      (四)改革教育和培训模式,提高审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和培训模式,用新的方式,新的观念,全方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推行素质教育,实施终身教育;改革教育、培训方法和手段,教研结合,学研结合,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一流水平的审计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