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审计项目的具体标准一般包括如下方面: 1.计划的重要性。项目的重要性往往在编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时就予以揭示。一般具有广泛性、特殊性、影响性等特点。广泛性包括地域和时限两点,或是全国全省统一部署进行审计的项目,或是审计期限相对跨度长的项目,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金融审计。特殊性常常体现在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资金上,诸如对公检法司部门或养老保险基金、扶贫资金、赈灾资金等的审计,就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只有具有重要性的项目,才宜列为优秀审计项目的审计范围。 2.立项的合法性。优秀审计项目的立项必须有合法的依据。依据来源大多是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计划,文件及本级政府行政安排。 3.方案的适用性。一个好的审计方案应当考虑审计的要求和重要性。审计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及对审计风险进行适当评估。审计方案应当要素齐备,内容全面,方法明了,分工明确。即使是年复一年的常规性项目,也应结合新情况,按照新要求,认真编写,并遵照方案逐项操作,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程序的健全性。程序的健全施行,一方面加强审计机关内部自我控制,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减少、甚至消除不必要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审计程序已由最高审计机关制定,审计项目的实施应当全面无误地执行,不能嫌麻烦、图省事而随意“简化”。内容再好,如果没有程序的合法,那审计项目也不能成为优秀。 5.方法的有效性。当代审计方法包括基础方法、常用方法和专门技术方法三个层次。判断优秀审计项目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应把握几条原则:(1)是否具有三种方法的全面结合。(2)是否突出了现代审计方法。(3)是否简单实用。审计方法的有效性要求把握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和降低审计风险的三者统一。 6.内容的全面性。这是针对审计方案的要求而言的。审计的内容要完全满足审计方案的需要,要无遗漏,要完整充分。检验审计项目全面与否,可从审计底稿或审计工作记录得到印证。底稿应当根据方案详细记载审计事项的有关情况和审计发现的问题。 7.证据的确凿性。审计证据是作出审计决定的基础,是审计意见的支柱,是解除或追究被审计者经济责任的事实根据,是审计项目的生命支撑力。优秀审计项目证据的确凿有力,表现在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相关性、合法性及充分性四个质量特征上。 8.定性的准确性。在判断反映经济活动的财务报表和其他经济资料的真实性时,要以公认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作为衡量的标准;在判断经济活动和反映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时,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为衡量标准;在判断被审查的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时,要以计划指标、预算、各种业务技术指标作为衡量的标准。判断审计定性准确与否,要从审计依据选用的相关性、合法性、时效性加以鉴别。 9.处理的恰当性。在对审计事项定性准确的基础上,引用合适的法律法规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要特别注意做到吻合,即处理处罚的法律依据与违纪违规事实在时效上、情节轻重上要适度一致。从现实情况出发,目前应着重检查执法力度能否充分到位,具体表现为:有否以罚代处,有无重错轻处,有无处罚法人而应处不处责任人,有无该通报不通报,该曝光不曝光,有无应移送纪检司法机关追究个人而不追究。同时,也要注意无依据处理,执法主体错置等另一方面的倾向问题。 10.决定的落实性。决定落实要做到及时、足量。审计决定落实的衡量指标,一是落实率,主要指实际落实与应当落实的比率。二是时效性,指能否在规定的时限内,执行审计决定。 11.文书的规范性。无论是审计工作底稿,还是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都要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格式规范。 12.档案的标准性。严格按照《审计署、国家档案局关于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看装订成册的档案是否符合标准,便于查阅使用,美观、整洁、大方。 13.成果的优化性。优秀审计项目一般来说其成果优化转化程度要高。表现在审计报告、审计建议是否为领导与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信息并引起重视。审计信息、简报被领导和新闻媒体采用并引起较大反响;审计调研有无专题并对他人和今后工作发挥指导、借鉴作用。而且,审计成果的价值量大小、采用层次高低、采用结果优劣更是成果优化“含金量”的“鉴定器”。 14.成本的低耗性。主要从审计时间的长短、投入人力与使用经费的多少进行计算。一个优秀的审计项目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完成,而且花费的审计经费要能少则少,不能搞持久战,不能搞无止尽的投入。 15.环境的协调性。优秀审计项目的审计主体,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廉洁从审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