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战时期中共的科技政策及活动

作 者:
李信 

作者简介:
李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邮编:210016

原文出处:
探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抗战时期,中共不仅颁布了政治、经济、军事纲领,而且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政策。中共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抗战的坚固后方。抗日边区的巩固和发展与中共的科技政策密切相关。抗战时中共的科技活动是中共科技事业的始点,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抗战时中共的科技政策对我国现在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也有许多借意义。

      一、抗战时期中共的科技政策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和各边区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1939年3月3日,中共中央妇委发出了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要求“利用一切机会灌输抗战常识、社会科学、防空防毒、医药卫生、救护保育等常识”。(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31页。)1940年2月3日,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培养财经人员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指示。在中共中央发表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导下,1940年8月 30日,中共晋察冀边委公布了目前施政纲领,着重强调“建立并改进大学及专门教育,加强自然科学教育,优待科学家及专门学者”。(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八册,第440页。)

      1941年4月23日, 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军队中吸收和对待专门家的政策的指示》,指出“一个军队没有大量的专门家(军事家、工程师、技师、医生等)参加,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力量的组织的。”“对于特殊的人才,不惜重价延聘。要尽可能购置他们所需要的科学设备,在战时要尽力保证他们的安全。”“为着切实执行中央指示,要坚决反对狭隘,反对不科学及反科学的落后现象,反对脱离社会的孤高自赏。只有我军尊重科学,并与科学结合起来,才能更进一步提高我军的军事建设。”(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1941年5月1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十四条规定“普及国民教育,……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材,”(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同时,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了“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要求“向全党解释,各种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是革命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具体的革命工作。”“一切在经济和技术部门中服务的党员,必须向非党的和党的专门家学习。”“党必须加强对经济和技术部门工作中党员与非党员的领导,照顾他们的政治进步,并在各方面帮助他们。”(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1942年1月,晋西北根据地提出“谁是技术干部, 行署就优待你”的口号。5月26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制定了相关的《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等边区政府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条例。针对敌人的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情况,中共中央提出“用自然科学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打击敌人的文化政策”的政治口号,开展广泛的自然科学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

      二、抗战时期中共推行科技政策的原因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是中国抗战的一个稳固的后方,这就为中共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科技事业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日本全面侵华,使中国内地原来薄弱的科研条件遭到破坏,科技人员分散流失。延安是当时革命青年所向往的地方,其中一部分科技人人材涌向陕甘宁边区。朱德在“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就讲“抗战以来,我们已收容了一些起码必需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以及部分的机器,并且累积了一些经济建设的教训。”(注:《新中华报》,1940年10月10日。)许多学习自然科学技术的青年也到了陕甘宁边区,在各种建设岗位上工作。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医院、实验农场、通讯机关和军工部门都有科技人员在那里工作。

      中共中央、边区政府把吸收、引进人才和自己培养人才相结合,扩大科技人才的来源。陕甘宁边区创办了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青年职业技术学校等,为了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中共中央在延安创立了第一所自然科学方面的高等学府——自然科学院。徐特立任院长。这是自然科学工作者集中的地方。除了高校、研究院之外,各工厂、企业、农场、军工等部门,也逐步培养自己的技术干部。朱德曾讲:“培养大批技术干部,这不只是边区自然科学院的任务,而且是各个工厂的任务。各工厂应加强对工人的政治文化和技术的教育,并把成绩特别优秀的工人,培养成为工程师。”(注:《新中华报》,1940年10月10日。)

      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重视,中共领导人的亲自参与,极大地提高了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加速了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

      在斯诺访问延安时,他与毛泽东进行了多次交谈。据斯诺回忆,“毛泽东问过我很多关于美国的地理、气候和人民的问题。”“他对美国文明的科学和机械方面似乎有强烈的兴趣。”(注: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年2月,第173页。)毛泽东不仅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而且非常重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