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倾向的基本经验

作 者:

作者简介:
詹真荣 江西师大政法学院

原文出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96 %,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则呈不均匀状态分布在全国64%的广阔区域上。这就意味着汉族的大汉族主义和少数民族的地方民族主义在特定条件下会对民族关系产生消极影响。新中国建立后,直接产生两种民族主义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根源已不复存在,但它作为一种思想残余,仍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发生着作用。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反对民族主义的基本立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我党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倾向的历史经验,对于处理好我国世纪之交乃至21世纪的民族问题,将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党论述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实质和危害

      我党认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毛泽东在1953年3 月为党中央起草党内指示《批判大汉族主义》一文中说:“中央认为凡有少数民族存在的地方,大都存在着尚未解决的问题,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看来平静无事,实际上问题很严重。二、三年来在各地所发现的问题,都证明大汉族主义几乎到处存在”。(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1957年他又指出:“在一部分地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还严重地存在,必须给以足够的注意。”(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1页。)1957年3月,李维汉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作了精确的分析。他说,大汉族主义“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忽视少数民族工作,不关心少数民族的需要;二是无视民族特点和自治权利,要民族地区按照汉族地区的章程办事;三是在同少数民族干部的关系上独断专行,包办代替,或者强加予人,命令行事……少数民族中地方民族主义主要表现是:对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和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抱消极态度基至反对态度;反对进步,保守落后”;(注: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5页。 )忽视国家的整体利益,过分强调本民族本地区局部利益,甚至把本民族本地区的局部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借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片面强调民族自主权,企图摆脱甚至反对中央的统一领导;不信任甚至排斥汉族干部群众;歧视其他少数民族,等等。

      我党认为,无论是大汉族主义还是地方民族主义,都是由历史上的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其实质都是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反映。毛泽东指出:“必须深刻批评我们党内在很多党员和干部中存在着的严重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即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反动思想。”(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 )毛泽东可谓是一语点明了大汉族族主义的实质。至于地方民族主义实质则“是少数民族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反映”。(注: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89页。)

      对于两种民族主义的危害,我党的认识也是清醒的。毛泽东指出:“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1页。 )他还说,大汉族主义倾向是很危险的,若任其发展,就会产生新的民族歧视,妨碍和破坏民族大团结,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而地方民族主义倾向的发展,则“容易助长民族分裂、不团结倾向。”(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0页。)在我党看来, 民族主义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下列危害:其一,会促使各民族对立和国家分裂。因为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忽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不能以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来对待和处理祖国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间关系的各种问题。因而不利于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由于大、小民族主义都把民族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其发展就趋于民族分立。周恩来指出:“一方面,如果在汉族中还有大汉族主义的错误态度的话,发展下去就会产生民族歧视的错误;另一方面,如果在兄弟民族中存在地方民族主义的错误态度的话,发展下去就会产生民族分裂的倾向。总之,这两种错误态度、两种倾向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我们民族间的团结,而且会造成我们各民族间的对立,甚至分裂”。(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7—248页。)苏联和前南斯拉夫的解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族主义恶性膨胀为极端民族分立主义的结果。其二,不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主义会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渗透到民族关系问题上来,从而增加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进而增加了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难度。其三、两种民族主义会阻碍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大汉族主义以为只有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帮助了一点少数民族就以为了不起。而地方民族主义则过份强调本民族、本地区的局部利益,不顾国家的整体利益,保持本民族一些落后的东西,甚至不肯接受先进民族的帮助和有益的经验等。以上种种必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有碍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

      二、我党分析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各族人民已经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走上了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存在呢?究其原因:首先是社会经济根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不平衡如果长期不能解决好,会使各民族产生不平等感,乃至形成不平等情绪,这种民族情绪与民族偏见相结合,就有可能滋生民族主义情绪。正如周恩来所分析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今天还存在,历史上反动统治压迫的后果也还存在。少数民族如果对汉族只注意这些历史痕迹,就很容易在少数民族中产生民族对立的倾向:我不信任你,你人口多,总是对我们不利,因为你是多数,经济、文化发展一些总是会利用发展的优势继续过去的歧视和压迫。这样,怀疑的心理就增加了,甚至觉得和过去差不太多。这就容易助长民族分裂、不团结的倾向”,(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0页。)即地方民族主义倾向。 周恩来还指出,由于汉族人多势众,经济文化较发达,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也容易使人们忽视少数民族的贡献和在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容易滋长大汉族主义情绪。其次是深刻的历史根源。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主要是汉族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在“各民族中制造种种隔阂,欺负少数民族。这种情绪所造成的影响,就在劳动人民中间也不容易很快消除”。(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2页。)再次是思想根源。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剥削阶级的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影响却不可能在短时期彻底清除干净,它们还要继续腐蚀人们,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新的民族隔阂和不信任现象。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在民族问题方面,人们意识中的资本主义残余比其他任何方面都更有生命力”。(注:《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432页。)第四是国际因素。 民族主义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思潮。在国际上,某些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民族主义、民族问题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西化、分化阴谋制造混乱。国际阶级斗争是民族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