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略比较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余子道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中国抗日的持久战略,作为中华民族战胜日本侵略的基本战略即最高战略,不是某一党派独一无二的创造或为其所专有,而是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特定历史时期,全国各抗日党派在对日基本战略问题上所达到的共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略和国民党的持久消耗战略,曾经左右着抗日战争的全局。但两党的持久战略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取向,对中日战争发展规律的认识又有差异,拥有的军事力量的状况又大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两党的持久战是两种类型的持久战略,中共论定抗日战争是“三阶段”的犬牙交错的持久战,注重“向敌后进军”,实行防御中的进攻、内线中的外线、持久中的速决,以运动战作为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国民党主张“两阶段”的持久战,注重“向国内退军”和“以空间换时间”,实行单纯防御,把阵地战置于首位,辅之以运动战和游击战,逐次消耗敌军,求得最后胜利。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实施了两种类型的持久战略,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是一场全国规模的持久战,无论是正面战场或是敌后战场,都无例外地实行了持久战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持久战略的胜利。持久战略,作为中华民族战胜日本侵略的基本战略或最高战略,不是某一党派独一无二的创造或为其所专用。而是在本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的特定历史时期,全国各抗日党派和爱国人士在抗战军事战略问题上所达到的共识,是抗日的各党各派各军的共同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的结晶。当然,由于各党派在政治立场、军事思想和认识水平上的差异,抗日持久战略的理论观点和战略战术,呈现出五色缤纷,多种多样。本文试就国共两党的持久战略及其战略原则和作战方针,作一比较研究,以求教于海内外史学界同行。

      一、在历史转变关头形成的持久战略

      对日抗战持久战略的理论和战略构想,反映了中国朝野和各界有识之士对中日关系、两国的特殊国情和中日战争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我国著名的军事学家蒋百里高瞻远瞩地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以持久战对付军国主义日本侵略的主张,这可谓持久战略思想的先导。九一八变事后在民族危亡空前严重,局部抗战彼伏此起的历史条件之下,各种持久战略的主张和方略应运而生,它们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揭示了对日持久战略的必要性和进行持久战的方法,但都未能完成关于持久战略的整体性理论。

      国共两党的持久战略,经历了一个由酝酿、提出到发展形成的过程。大体上,这个过程开始于1935年,完成于1938年。这时,中国由国内战争逐步转变到抗日民族战争,国共两党由分裂走向联合,由内战转变到抗战,终于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七七抗战为标志,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全面抗战。抗日持久战略正是在伟大的民族战争的历史背景之下,得到全面发展并正式形成的。

      国民党的持久战略,初步提出于1935年,而其萌芽则是在1934年。蒋介石在1934年7 月对庐山军官训练团所作的《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讲演,最早表述了持久战的主张,标志了国民党持久战略的萌芽。蒋氏在演讲中首先陈述了敌强我弱,“我事事不如人”的严重形势,说日本有“三天亡我中国”的可能;但他也指出中国通过长期抗战,定能战胜日寇。他对中日双方的基本条件作了对比,指出我方在战术、精神、统帅这三个方面都具有胜敌的条件;同时强调“无论就历史之悠久,文化之高尚,民族之优秀,人口之众多,道德之完美,土地之广大,经济之丰富等来论,哪一项来比较,日本都绝对比不上我们。尤其是就国际的环境和外交的形势来讲,我们是公理正义之所归,日本乃疑忌怨恨之所集,只要我们能自强,天下都是我们的好友,不管日本武力如何强大,事实上它已处于孤立的地位”(注:蒋介石:《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蒋总统集》,台湾国防研究院1961年版,第809页。)。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什么中国以持久战可以战胜日本的问题。

      华北事变后,国民政府有鉴于中日之间的大战势不可免,遂全面推进了对日作战的准备。蒋介石对于抗日军事战略也作了更为明确的谋划。1935年,他考察了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诸省,提出了以西南为抗战大后方,建立以四川为中心的抗日战略基地,以举行全国对日持久作战的设想,从而使抗日持久战略更形明确和具体。接着,国民政府初步提出了对日作战的战略构想,大体设定了全国国防战略和对日战争的指导方针,这在国民政府制定的《民国廿五年度国防计划大纲》和《作战计划》等文件中,有明确的表述。蒋介石后来对当时确定持久战略构想之经纬,曾作了以下的回顾:“自从‘九·一八’经过‘一·二八’以至于长城战役,中正苦心焦虑,都不能定出一个妥当的方案,来执行抗日之战。……但后来终于定下了抗日战争的根本计划。这个根本计划什么时候才定下来的呢?我今天明白告诉各位,就是决定于二十四年入川剿匪之时。到川以后,我才觉得我们抗日之战,一定有办法。因为对外作战,首先要有后方根据地。如果没有像四川那样地大物博、人力众广的区域作基础,那我们对抗暴日,只能如‘一·二八’时候将中枢退到洛阳为止。……到了二十四年进入四川,这才找到了真正可以持久抗战的后方”(注:蒋介石:《国府迁谕与抗战前途》,《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十四卷,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84年版,第653页。 )。这就说明,国民党的抗日持久战略最初是在1935年奠定基础的。正如吴相湘教授指出的,“这就是……‘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战’最高战略方针的由来”(注:吴相湘:《中国对日总体战略及若干重要会战》,《八年对日抗战中之国民政府》,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9页。)。

      国民党的持久战略的正式形成,是在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在1937年8月召开的国防会议,首次正式决定了进行“全面抗战, 采取持久消耗战略”的基本战略方针。蒋介石随即发表《告抗战全军将士书》,公开宣告了对日持久战略,说:“倭寇要求速战速决,我们就要求持久战消耗战”(注:蒋介石:《敌人战略政略的实况和我军抗战获胜的要道》,《蒋总统集》,第971页。)。1938年8月,在纪念八一三抗战的讲话中,他对持久战略作了如下概括:“我们的战略,是以持久抗战,消耗敌人的力量,争取最后决战的胜利”(注:蒋介石:《八一三周年纪念告战地民众词》,《蒋总统集》,第2089页。)。同年11月,蒋介石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持久战略,首次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两个战略阶段及其战略任务的论断。他说:“我们这次抗战,依照预定的战略政略来划分,可以说只有两个时期”(注:蒋介石:《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开会训词》,《蒋总统集》,第1058页。)。“第一期的任务,在于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掩护我们后方的准备工作,确立长期抗战的基础,完成我们第二期抗战战略与政略上的一切布置。第二期的任务,就是要承接前期奋斗的成绩,实现我们第一期中所布置的一切计划,发挥我们抗战的力量,以达到抗战胜利与建国成功之目的。”(注:蒋介石:《以事实证明敌国必败及我国必胜》,《蒋总统集》,第1090页。)这就使持久战略更具全面性和整体性。南岳军事会议关于持久消耗战略及其两个战略阶段的构想,标志着国民政府对日抗战的持久战略的全面形成。

相关文章: